近日,經省政府同意,并報國家六部委備案,寧波市、長興縣、平湖市、紹興市柯橋區、義烏市、玉環市6個市、縣(市、區)被確定為首批國家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各試點城市將全面開展再生水利用配置工作,力爭到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探索總結一批特色鮮明、示范性強的豐水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經驗。再生水是指對生產生活污水進行凈水處理,最后達到一定水質要求滿足某種使用功能,并且可以安全使用的水,具有水量穩定、水質可控、就地可用的優勢。再生水的常見使用領域主要為河道生態補水、工業供水和市政雜用等。地處江南水鄉,浙江依然缺水,人均水資源量不足15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提升再生水資源利用效率是補齊水資源短板的重要一環。近年來,我省全力推進非常規水利用,合理布局一批再生水利用基礎設施,擴大再生水處理能力建設,全省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平均達到20.5%。作為現代化濱海城市代表,寧波市因地制宜探索河道生態補水、工業用水水源、成品工業用水等領域的再生水利用模式,建成集中式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32座,日處理能力約262.7萬噸,其中,再生水設計日生產能力71.79萬噸。列入試點后,寧波市將投入約161億元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帶動性的再生水相關項目,到2025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35%,總量達到2.5億立方米,較2021年提升129%。如何破解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2/3...
發布時間:
2022
-
08
-
26
瀏覽次數:343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北京市監管局剛剛牽頭起草了《關于貫徹落實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首都計量科技創新能力全國領先,到2035年將首都建設成為計量科學技術創新引領之都。意見稿還表示,支持開展國產儀器儀表驗證與綜合評價,培育具有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的國產儀器儀表品牌。這個信號可就非常明確了,也符合《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關于“推動關鍵計量測試設備國產化”“建立儀器儀表產業發展集聚區,培育具有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的國產儀器儀表品牌”的要求。而為了支持我國國產儀器儀表品牌建設,目前山東、重慶、湖南、貴州、江蘇、天津、安徽、河北、青海、福建等省市都已經有了實質性的支持政策,并且各有側重。如山東對核電儀表、小型在線質譜儀、光譜儀器等領域非常重視;重慶聚焦壓力、流量、電磁、化學等儀器儀表檢測能力提升;湖南致力于攻克移動污染源檢測儀器、電測數字儀表等技術瓶頸;天津點名了4D光場傳感器、氣敏傳感器、高端圖像傳感器等,要求加快推進計量儀器設備國產化代替。凡此種種,都為國產儀器儀表行業的未來發展奠定了“長盛”基調。無獨有偶的是,8月5日,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3年)》,明確要“加大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大型科學儀器和專利基礎信息資源等向企業開放力度”,引導企業加強關鍵核心技...
發布時間:
2022
-
08
-
25
瀏覽次數:339
2021年3月,《長江保護法》啟動實施。條文第四十六條:長江流域省級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區域的總磷污染控制方案,并組織實施。對磷礦、磷肥生產集中的長江干支流,有關省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更加嚴格的總磷排放管控要求,有效控制總磷排放總量。 磷污染問題為長江帶去的困擾持續存在。有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間,長江流域總磷超標斷面比例超過半數,總磷也被認定為了長江流域的首要污染物,長江流域大約集中了全國超6成“三磷”企業。這些超標磷,都是因何而來的?有部門分析表示,長江流域總磷超標的原因很多,歸集來看主要有四點:①磷礦與磷化工污染源高負荷排放,②長江流域污水處理相關設施基礎薄弱,③畜禽養殖廢物資源化利用不足,④總磷污染控制重視不足。 隨即,生態環境部編制并印發了《長江“三磷”專項排查整治技術指南》,以供各相關省(市)在長江“三磷”(磷礦、磷肥、含磷農藥制造等磷化工企業、磷石膏庫)專項工作時參考使用。文件提出針對磷礦、磷肥、含磷農藥、黃磷和磷石膏庫5類重點,以符合行業政策為基準,依法關停取締一批、整治規范一批、改造提升一批,以降低長江流域較為嚴重的磷污染問題。2022年8月23日,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道,在以水專項研究成果為基礎開展的以磷為核心的流域治理研究中,系統診斷了長江流域總磷污染問題及成因,進一步明確,總磷為流域斷面首要超標因子的比例達57...
發布時間:
2022
-
08
-
24
瀏覽次數:351
關系到用水安全,飲用水行業發展受到廣泛關注。各地區針對飲用水水質開展水質監測工作、并積極公示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采取多種先進手段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安全巡查等等。飲水安全不僅是生活保障問題,更是重要的民生問題。針對這個重要的民生問題,我國亟待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主要涉及飲用水監管、飲用水安全提升、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等方面。去年全年,水利部監督舉報平臺轉辦核查問題線索中,僅農村飲水安全這一項就已經占據了近80%。飲水安全問題的上榜率之高,浮現出來的是飲用水水質、水源、監管等多方面的疏漏。隨著社會發展,大眾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作為關鍵之一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自然到了該提升的時候了。明年4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22)就將正式施行,屆時,生活飲用水安全硬性指標升級,飲用水全過程監管水平也將進一步增強。 生活飲用水水質基準線提升的另一重要舉措,飲用水環境監測。早在2016年,湖南省人大環資委的委員們就認為,要進一步完善飲用水環境監測網絡,建立預警機制,加強實驗室檢測能力建設,保障監測網絡正常運轉。省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姜玉泉更是在調研期間強調“飲用水水質安全問題社會關注度高,老百姓的期盼度高,沒有監測能力是不行的”。河南2022年7月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監測評價結果顯示,35個水源達標,達標率100%;安徽省公布的6月地級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
發布時間:
2022
-
08
-
23
瀏覽次數:348
2022年7月以來,我國南方多地出現持續高溫干旱天氣,部分地區目前供水保障困難,長江流域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旱情正在發展,尤其是四川、重慶等地受影響較為嚴重。我國水資源本就緊缺,高溫干旱情況下則更加形勢緊急。南方地區旱情引發社會關注,“再生水循環利用”熱度也在行業內持續攀升。再生水(中水)是指廢水或雨水經適當處理后,達到一定的水質指標,滿足某種使用要求,可以進行有益使用的水。從經濟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從環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實現水生態的良性循環。再生水是國際公認的“城市第二水源”。眼下我國長江流域旱情不減,再生水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水資源短缺情況。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復了關于成都市、自貢市、遂寧市、內江市、資陽市5個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實施方案,原則同意《5個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實施方案》。批復顯示,要優化再生水利用規劃布局,加強再生水利用配置管理,擴大再生水利用領域和規模,完善再生水生產輸配設施,力爭到2025年5個試點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35%以上,實現水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早在2021年底,水利部、發改委、住建部、工信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6部門就印發了《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方案》,提出以缺水地區、水環境敏感地區、水生態脆弱地區為重點,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縣級及以上城市開展試點工作。按照要求,缺水地區、京津...
發布時間:
2022
-
08
-
19
瀏覽次數:353
盡管“全地下式”污水廠一度受到熱捧,該提起重視的是,建設“全地下式”污水廠需要慎之又慎,并要在考量了建設帶來的多方面影響后有序進行。國內第一座大型“全地下式”垃圾轉運站——杭州之江分類減量綜合體已于近日啟用,“地下”環保的模式火了?除了垃圾轉運站,近日還有兩個全地下式污水廠開工建設:①青島市即墨北部污水處理廠擴建及升級改造工程項目正式進入建設階段,項目預算4.47億元,設計總規模6萬m3/d,其中升級改造規模為2萬m3/d,擴建規模4萬m3/d。據悉,該項目未青島即墨區首家采用全地下模式建設的污水處理廠。②上海西岑水質凈化廠新建工程PPP項目(項目總投資7.19億元)作為青浦區社會民生類項目之一,于7月29日正式開工。項目遠期設計規模5萬噸/日,也將采用全地下模式建設而成,執行地表水準Ⅲ類水出水標準,地面計劃打造為水文化地標,并輔以觀賞性設計。于環保行業而言,全地下式污水處理廠仍處于熱議的焦點位。據了解,前不久,湖北首個“全埋式”再生水廠也已經封頂,預計于2022年底投入使用。業內大多數觀點認為,“全地下式”污水廠的建設有助于新基建實現綠色轉型發展、擁有節約土地資源、沒有異味與噪音、生態環保等多重屬性。而在一眾議論聲中,也有部分人士表示,“全地下式”看似擁有“光鮮亮麗”的外表,細究下來,誠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他們這么說的理論依據在哪里?為什么會在看好的大背景下,發出這樣的聲音...
發布時間:
2022
-
08
-
17
瀏覽次數:351
目前,我國電鍍污廢水行業已經一改最初粗放式的發展模式,開始重視起電鍍行業生產過程中的的污水處理內容,并隨著電鍍行業的綠色轉型升級,電鍍污廢水處理的需求日益擴大。業界認為,重金屬廢水是處理較為復雜的一種廢水類型,而電鍍廢水正是重金屬污染較為嚴重的廢水之一。電鍍廢水按照重金屬元素的不同進行分類,一般可分為含鉻廢水、含鎳廢水、含鎘廢水、含銅廢水、含鋅廢水、含金廢水、含銀廢水等,而常見的針對性處理方法包括吸附法、過濾法、電解法及重金屬捕捉劑沉淀法。由此可見電鍍廢水處理的復雜程度及困難程度。針對電鍍行業的污廢水處理工作,多份環保文件將電鍍行業污廢水處理問題視為綠色發展的重點。如2022年3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控的意見》中便將電鍍行業作為重金屬防控的重點行業看待,并要求電鍍行業加強重金屬污染物減排分類管理,推動重金屬污染深度治理,加強涉重金屬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等。并提出到2025年,全國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5%。5月,以電鍍等行業為重點的清潔生產審核創新試點項目推薦工作啟動。電鍍行業開始不斷向清潔生產方向走深。目前,我國電鍍污廢水行業已經一改最初粗放式的發展模式,開始重視起電鍍行業生產過程中的的污水處理內容,并隨著電鍍行業的綠色轉型升級,電鍍污廢水處理的需求日益擴大。根據中國表面工程協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電鍍行業產品加工面積較2020年增長超20...
發布時間:
2022
-
08
-
15
瀏覽次數: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