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液位計是由微處理器控制的數字液位儀表。在測量中超聲波脈沖由傳感器(換能器)發出,聲波經液體表面反射后被同一傳感器接收,通過壓電晶體轉換成電信號,并由聲波的發射和接收之間的時間來計算傳感器到被測液體表面的距離。 由于采用非接觸的測量,被測介質幾乎不受限制,可廣泛用于各種液體和固體物料高度的測量。超聲波液位計由三部分組成:超聲波換能器(探頭)、驅動電路(模塊)、電子液晶顯示模塊。超聲波液位計是測量液體高度、罐體高度、物料位置的監測儀表。儀表本身可采用二線制、三線制或四線制技術,二線制為:供電與信號輸出共用;三線制為:供電回路和信號輸出回路獨立,當采用直流24v供電時,可使用一根3芯電纜線,供電負端和信號輸出負端共用一根芯線;四線制為:當采用交流220v供電時,或者當采用直流24v供電,要求供電回路與信號輸出回路完全隔離時,應使用一根4芯電纜線。直流或交流供電,具有4~20mADC,高低位開關量輸出。量程范圍:0-60米,多種形式可選,適合各種腐蝕性、化工類場合,精度高,遠傳信號輸出,PLC系統監控。工作原理超聲波液位計工作原理是由超聲波換能器(探頭)發出高頻脈沖聲波遇到被測物位(物料)表面被反射折回反射回波被換能器接收轉換成電信號.聲波的傳播時間與聲波的發出到物體表面的距離成正比.聲波傳輸距離S與聲速C和聲傳輸時間T的關系可用公式表示:S=C×T/2.由于發射的超聲波脈...
發布時間:
2025
-
01
-
15
瀏覽次數:655
在新的產業經濟環境下,工業領域的結構演變和調整正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特別是在德國提出“工業4.0”的概念之后,“智能生產”于“智能工業”正成為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而信息技術與傳感技術,則是工業智能化的重要支點。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支柱的工業傳感器技術和相關設備,也成為了各國在工業領域爭奪的一個制高點。 隨著物聯網的迅速發展,WIFI、藍牙等無線連接方式也火爆起來,這給無線傳感器的發展帶來了一個重要契機,前景廣闊。無線傳感器的組成模塊封裝在一個外殼內,在工作時它將由電池或振動發電機提供電源,構成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由隨機分布的集成有傳感器、數據處理單元和通信模塊的微型節點。無線傳感器網絡將成百上千的傳感器節點布置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內形成監測網絡,這些節點通過特定的協議正確、高效、穩定的組織起來,協同工作完成某項應用任務,達到數據采集、無線通信和信息處理的能力。通過自組織的方式構成網絡,無線傳感器可應用在很多需要無線連接和數據跟蹤的地方。 眾所周知,在工業過程控制中,計算機技術已經相對成熟,需要采集的信息數量正在不斷增加,生產過程需要用到壓力傳感器、熱敏傳感器、光敏傳感器、氣體傳感器、濕敏傳感器等各類傳感器。這樣做,是為把大量非電量的物化參數轉化成電信號控制信息,以滿足各個工業過程中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的發展需求。 在一套工業流程中,無線傳感器可以被嵌入到過程介...
發布時間:
2025
-
01
-
14
瀏覽次數:520
能源是一國經濟和軍事發展的關鍵基礎,同時也是人們日常生產與生活的重要依賴。基于此,作為兼具水電、石油、煤炭、核能、風能等眾多能源的大國,我國對于各種能源的開采、布局、發展和應用歷來看重。目前,在國家政策的多方推動下,我國能源發展已經逐漸邁向現代化。但由于技術與設備的落后,以及模式的守舊,其中依然不乏一定的問題和不足,例如能源利用率不高、開采污染嚴重、應用成本高昂等等。 眾所周知,能源和網絡分別被視為工業的血液與脈搏。利用新一代通信技術,來提升行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換言之就是將工業血液與脈搏相融合,讓發展更具生命力。 一方面,憑借高速率、低延時、大容量的特點,5G能夠應用于變電站、風電場等站場之中,讓這些處于偏僻地區、施工和覆蓋困難、數據傳輸緩慢的站場有效升級,打造出泛在感知、無人值守、無線互通的智能化站場。 另一方面,5G也能夠作用于巡檢機器人、巡檢無人機等裝備之上,通過智能化的數據分析、實時化的無線數據傳輸,以及便捷化的遠程設備操控,來實現對能源設施、能源開采等的立體式巡檢,從而保障行業正常運維。 總而言之,5G不僅能單獨應用與能源各環節之中,推動能源開采、生產與應用的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級,同時還能與無人機、機器人、中控室等設備協同作戰,在能源管理和運維層面發揮價值。 今年以來,受疫情沖擊影響,作為智慧城...
發布時間:
2025
-
01
-
13
瀏覽次數:360
雷達料位計只要合理選型正確安裝,它能在生產中發揮卓越的性能。雷達技術在高溫、耐壓等方面技術的日臻完善,雷達料位計將會得到更廣泛地應用。那么,現在來隨我來看一組用戶的安裝指導現場吧~總結 雷達料位計的選取并沒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困難,一般情況下,首先需要考慮現場工況情況。罐體形狀、安裝位置、介質常規參數等等很多因素共同決定了我們選取什么型號的物位計應用于現場是最合適的。
發布時間:
2025
-
01
-
09
瀏覽次數:393
隨著經濟水平發展,人們觀念轉變,目前我國人口出生率已經在逐步下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晚婚晚育。這也導致我國社會的老齡化程度進一步提升。 據最近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各省人口抽樣調查數據,結合各地統計公報數據,梳理分析GDP四強省份的老齡化程度發現,當前四個經濟大省,已有三個進入到深度老齡化社會。 在山東、浙江、江蘇、廣東四個經濟大省中,山東的老齡化程度最深,廣東則最為年輕。其中,山東65歲以上老齡人口占比最高,達到了15.84%,相當于山東65歲的老人共有1595萬人,也是全國老齡人口總量最大的省份。廣東目前65歲老齡人口占比僅為8.57%, 我國老齡化嚴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傳感設備助力養老。 據悉,智慧養老監測系統是由傳感器和云平臺組成,用于獨居老人生活監測的系統,“AI外呼”“門磁感應器”“煙感報警器”“紅外監測器”“智能手環”等多種傳感器安裝在獨居老人的家中,一旦發現老人家里有異常情況,平臺會立馬收到報警,并通過算法分析異常原因推送給提前設定好的緊急聯系人及時上門查看。 除此之外,平臺還可以連接繼電器控制老人家里的斷電開關,一旦監測到用電量過多,系統會自動斷電,從而減少獨居老人由于用電不當引發火災等事故的發生。 另外,用于幫助老年人的智能設備還有,電力云計算服務獨居老人模塊通過老人家中安裝的智能電表,不僅能研判獨居老人家中用電是否異常,反饋與正常情況的偏離率,...
發布時間:
2025
-
01
-
07
瀏覽次數:319
作為工業自動化、智能化的顯著特征,工業機器人的發展與應用具有深遠意義。如今,工業機器人依然是機器人領域的“頂梁柱”,占據了多數市場,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以醫療機器人、配送機器人、教育機器人、餐飲機器人等為代表的服務機器人正快速興起,市場熱度持續上漲。 近日,據中國電子學會數據,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已占全球市場25%以上,2020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0億美元。從2019年的數據來看,服務機器人占機器人市場比重達到了約32%,且市場規模增長是最快的。這體現出服務機器人追趕工業機器人的勢頭越發積極,未來有望成為機器人領域的主要增長點。 服務機器人市場與產業能夠取得如此快速的發展,背后有著多重關鍵因素的影響。 一是人工智能的崛起,帶動了機器視覺、深度學習、生物識別、語音交互等一系列核心技術的突破與應用,為服務機器人產品的升級創新和規模化商用提供了重要支撐。可以說,技術的發展是推動服務機器人產業實現快速增長的首要驅動力。 二是市場需求快速擴張,如老齡化趨勢的推進,使得醫療行業有了更多的康復、陪護等需求,這些都是現有的醫療資源無法滿足的,亟需通過發展醫療科技來予以彌補,這時候康復機器人、陪護機器人、手術機器人等醫療機器人就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另外,電子商務、線上點餐、新零售、線上教育、無接觸餐飲等新業態的發展,也使得人們對于智能服務機器人的需求...
發布時間:
2025
-
01
-
06
瀏覽次數:381
我國曾多個地區都出現了連續暴雨的天氣,隨之而來的是部分地區出現了相對嚴重的汛情,不過在相關技術以及儀器的幫助下,相關汛情得到了很好的監測,與此同時,其他處于汛期但還未出現嚴重汛情的省份也在它們的幫助下,完成了防汛準備工作。 汛情一般指的是汛期水位漲落的情況,而如果情況嚴重,可能出現河流倒灌、水庫遇險等災害,因此汛情預警一直以來都受到了有關機構的關注。例如江西省鄱陽湖流域由于受到連日暴雨的影響,屬于汛情中受災影響較為嚴重的區塊之一,而在該區塊的災害監測中,海洋衛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為了對鄱陽湖地區受災情況進行連續跟蹤監測,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調用了三顆海洋衛星組網完成工作,包括海洋一號C衛星、海洋一號D衛星以及高分三號衛星。 而提到海洋衛星對于地面汛情的監測又設計到了許多科學技術,包括遙感技術、光學微博技術等等。可以說,這次成功的抗汛救災,及時對于我國自然災害應急舉措的一次考驗,也是對于我國相關科學儀器技術運用的一次考驗。 此外針對還未發生但可能發生嚴重汛情的地區,相關的地方生態環境局也實施了響應的舉措。想北京市房山區就細化了河流水質監管及小何干流及支流重點斷面和重點排水口流量監管的工作,設立了十個自動檢測站,并且據了解,后續還有建設計劃。 事實上,使用科學儀器來輔助抗汛防汛已經有一些年頭了,除...
發布時間:
2025
-
01
-
02
瀏覽次數: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