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特開設“生態環境保護這十年”欄目,從不同角度展現十年間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取得的進展與成就,其中“凈土篇”指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污染風險基本得到管控。我國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健全資金保障體系、完成土壤污染詳查、實施分類管理、嚴格用地準入、加強土壤污染監管、開展先行區建設等措施全面推進。目前,土壤修復的重點擺在了耕地修復、場地修復以及礦山修復三大層面上。其中耕地修復事關食品安全一直都是主要矛盾,場地修復和礦山修復源于工業生產活動,前者污染程度較高,后者損毀性較為嚴重。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礦業發展有較深厚的基礎,但同樣是粗放增長的典型領域。遙感監測顯示,截至2018年底,歷史遺留礦山占用損毀用地規模仍有3400多萬畝。歷史欠賬多、現實矛盾多、投入不足等問題,開始在“誰修復、誰受益”的原則下探得破障的曙光。2019年,自然資源部發布了《關于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2020年,發改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出臺《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部署了7大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5大黃河重點生態區(含黃土高原生態屏障)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8大長江重點生態區(含川滇生態屏障)生態保護和修復 重大工程,4大東北森林帶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6大北方防沙帶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3大南方丘陵山地...
發布時間:
2022
-
09
-
06
瀏覽次數:345
生態產品,說起這個可能很多人還比較陌生。維系生態安全、保障生態調節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環境的自然要素就稱之為生態產品,其特點就是節能、可再生,作為一個新興概念,伴隨生態文明發展而來,橫跨農工商,雖然你可能對概念不太耳熟,但是談到生態環境補償、生態旅游業、種養一體化、綠色有機農作物等這些具現化的代表,大家應該還是很熟悉的。2021年,我國正式印發《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明確要求“注重發揮政府在制度設計、經濟補償、績效考核和營造社會氛圍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生態產品價值有效轉化”。到2025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到2035年,完善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全面建立。意見提出,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者受益、使用者付費、破壞者賠償的利益導向機制;推進自然資源確權登記;開展生態產品信息普查;建立生態產品價值評價體系;制定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規范;推進生態產品供需精準對接;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增值;推動生態資源權益交易;完善縱向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建立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健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建立生態產品價值考核機制和生態環境保護利益導向機制;加大綠色金融支持力度。隨即,農業農村部的《推進生態農場建設的指導意見》也提到,要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態農業建設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在全國建設1000家國家級生態農場,帶動各...
發布時間:
2022
-
09
-
05
瀏覽次數:342
據報道,今年的中秋節可能不會像往年那樣肆無忌憚地吃螃蟹。一方面是需求緊張,一方面是價格上漲。很多蟹農甚至能按時準時“上蟹”,撐起了我國大閘蟹半邊市場的江蘇,就有不少蟹農表示,高溫影響了進食、蛻殼和進籠,“餓瘦了”的比比皆是,試吃結果都不理想,或將影響中秋上市?! ∵@種“超長待機”、北半球極端的高溫天氣,終于還是在“逼退水位”、“區域大旱”、“能源需求飆升”、“熱射”等之后給出了“續集”。當然,好消息是,目前的高溫包圍圈逐漸縮小,強度減弱。基本上在8月的最后一天(2022年8月31日)結束?! ∽阅戏礁鞔蟪鞘袣鉁?,出現了“破表”以來,探究原因的人一批接一批。近年來,全球變暖的話題在全世界盛行,我國也在進行生態環境保護的科學宣傳。這個道理很多人都不陌生。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的解讀也證實了這一點,加上大氣環流和“拉尼娜”事件效應一起發生,使得整個北半球開啟了“火焰山”副本。關鍵之年,關鍵目標 為保護環境,在經歷了這次“全國300多個氣象站日氣溫突破歷史數值”的高溫天氣后,環保專家們一直活躍在全球視野中,并嚴正告訴世界要正視全球變暖問題。臨界點之前,“懸崖勒馬”全面推進到溫室氣體減排的深度。而且,他們還指出,最重要的是近年來。 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說明2020年我國提出“雙碳”的目標是多么有遠見。長期沒有基礎,后期可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十三五”末,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基本穩定...
發布時間:
2022
-
09
-
02
瀏覽次數:354
生態環境部:2022年上半年,3641個國家地表水評價考核斷面中,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5.7%,同比增加4.0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1%,同比減少0.8個百分點。但,全國水生態環境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依然突出,部分地區汛期污染強度大,消除劣Ⅴ類工作滯后。別看我國水環境正在持續向好,但那些“老大難”的問題卻始終是水質提升路上的“攔路虎”,工作推進難度大。為了判斷水環境的問題根源,為了找到水質提升的關鍵,水質監測必須始終在線,為后續工作提供基礎研判條件。不過,你以為水質監測真的就只是看水質是否受到污染嗎?實際上,水質監測還是河長制監督考核的重要依據,也是維護重點呵護健康生命的重要手段,更能夠為納污紅線考核提供依據等等。水質監測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較為全面系統的一個體系,監測能力也在不斷提升。目前,我國水質監測技術主要以理化監測為主,利用多種化學分析方法及相關儀器設備對水質進行監測。伴隨著科技水平快速發展的積極影響,生物監測、遙感監測技術等新型技術也被應用于水質監測領域。在水環境監測市場漸趨成熟,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下,水質監測儀器也在不斷升級、豐富中。業內人士稱,未來,監測儀器的多元化將是我國水質監測市場的主要發展趨勢。今年年初,《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行動計劃》)發布,此項政策為國家層面對于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的首次發布?!缎袆?..
發布時間:
2022
-
09
-
01
瀏覽次數:356
儀器儀表在社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無論是工業生產還是科學研究,都不離開儀器儀表的輔助。也有人說,儀器儀表的發展水平,是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任何一個行業可能都無法離開儀器儀表,環保也無可厚非。液體流量儀表就是水處理行業系統化運行發展的重要內件。理論上來說,流量儀表是一款用于測量管道或明渠中流體流量的一種儀表,有壓差式流量計、轉子流量計、節流式流量計等等不同類型。而目前,流量儀表也在新添環保、智能化的要求。隨著環保重視程度的日益加深,液體流量儀表作為流量監管的重要工具,也成了“智慧水務”研究的方向之一。要知道,我國目前仍然是水資源需求大國,水資源也還相對緊缺,加強水資源利用率,智慧水務是傳統水業轉型的重要方向,其中有不少人認為智慧水務將為相關儀表領域的發展提供增量發展的新空間。智慧水務系統要求水務系統互聯互通,實現實時監測功能,更好配置水資源,及時對發生的情況做出響應,并將供水管理部門與供排水設施有機結合,最終形成“城市水務物聯網”。不僅有企業在智慧水務的路上越走越深,地方政府也開始發力。江蘇省人民政府近日發布了《省政府關于深入推進計量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省現代先進測量能力和水平有力提升,文件明確提出要培育壯大儀器儀表行業,建設流量儀表等10個左右省級儀器儀表產業園,并開展智慧計量技術攻關和先進測量裝備的研發。流量儀表智慧化成了現實要求,而與智慧水務搭界,液體流量儀...
發布時間:
2022
-
08
-
31
瀏覽次數:345
塑料污染問題一直是全球關注的重要環境問題。相關數據顯示,1950年到2017年,全球累計生產約92億噸塑料,預計到2050年,全球塑料累計產量將達到340億噸。我國作為塑料生產和消費大國,塑料廢棄物年產生量達6000萬噸。除源頭減量外,再生塑料也是減少塑料污染的主要路徑之一。2021年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印發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加大塑料廢棄物再生利用,支持塑料廢棄物再生利用項目建設,發布廢塑料綜合利用規范企業名單,引導相關項目向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等園區集聚,推動塑料廢棄物再生利用產業規?;⒁幏痘?、清潔化發展;完善再生塑料有關標準,加快推廣應用廢塑料再生利用先進適用技術裝備,鼓勵塑料廢棄物同級化、高附加值利用。再生塑料是指通過預處理、熔融造粒、改性等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對廢舊塑料進行加工處理后重新得到的塑料原料,是對塑料的再次利用,以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再生塑料的下游應用涉及到紡織、包裝、建筑建材、汽車、醫療、電子等多個領域,行業專家認為其產值可達千億元。根據《中國再生塑料行業發展報告2021-2022》,2021年中國廢塑料回收量約為1900萬噸,較2020年(1600萬噸)增加約300萬噸,同比增加19%。同時,廢塑料回收利用產值約為1050億元。近些年,雖然再生塑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推動,我國再生塑料目前的整體規模也...
發布時間:
2022
-
08
-
30
瀏覽次數:343
工業自動化儀器儀表行業是現代工業的基礎行業。為冶金、有色金屬、化工金屬、化工、電力、石油、建材、造紙、制藥、環保、國防等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提供基礎零部件。工業自動化儀表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的信息采集、傳輸、顯示、記錄和控制執行,是保障安全生產和經濟健康的重要行業。近年來,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升級,以及信息、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工業控制系統的智能化、網絡化、安全性成為各國政府和企業關注的焦點。自動化儀表是工業控制系統的核心關鍵部件,在火電、石化、化工、環保等行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2020年9月,國家明確提出“碳中和”和“碳峰值”的目標,并提出2021年10月至2025年比2020年降低13.5%。從長遠來看,環境保護,環境保護,環境保護標準的不斷提高和'雙碳'政策的實施,將促進工業企業的技術水平,綠色生產的投資和固定資產建設水平的提高,促進產業升級,從而帶動工業自動化儀表的長期發展?!秶窠洕蜕鐣l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工程,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推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自動化儀器儀表作為智能制造產業的核心組件技術,是實現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典型產業。它是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的基礎。在這種趨勢下,我國對自動化儀表和智能設備的需求呈上升趨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
發布時間:
2022
-
08
-
29
瀏覽次數: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