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2021年7月,美國多地氣溫創下歷史新高,還因高溫天氣發生了野火。為何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科學研究表明,過量的碳排放會導致球氣候變暖、溫室效應,以及出現極端惡劣天氣。 控制碳排放量有長遠且重要的發展意義。我國作為全球碳排放量最多的國家,急需控制碳排放量。我國提出通過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來減少碳排放。 1、我國急需控制碳排量 2021年7月9日(當地時間),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數據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東南部莫哈韋沙漠的死亡谷公園氣溫達到了罕見了130華氏度(約為54.4攝氏度),這是自1913年以來的最高溫度。當地時間7月10日,拉斯維加斯創下了117華氏度(47攝氏度)的歷史新高,美國多地因高溫天氣發生了野火,殘酷的熱浪席卷美國。 為何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科學研究表明,過量的碳排放會導致球氣候變暖、溫室效應,以及出現極端惡劣天氣。其中溫室效應是最為直接且嚴重的問題。2020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超過了400ppm,全球地表平均溫度比19世紀的基線升高了約1.25°C,比1981年至2010年的參考期升高了0.6°C,逼近2016年的最熱記錄。因此控制碳排放量有長遠且重要的發展意義。 據英國石油公司(BP)發布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21》統計數據顯示,2009-2020年,我國碳排放量由77.1億噸提...
發布時間:
2021
-
07
-
16
瀏覽次數:553
人工智能企業多達兩千家 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技術,也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目前,我國有大量的人工智能企業。據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統計,截至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企業已達2205家。企業主要創建于2012-2018年,其中2015年創建的人工智能企業最多,占14.36%。2015年后,人工智能相關企業的知名度逐漸下降。 早期大部分企業不是人工智能企業,2010年后通過自主研發和引進人工智能技術,大部分成為人工智能企業,主要分為IT/ICT企業和傳統工業企業。 從地域分布來看,人工智能企業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占比分別為31.02%、30.23%和26.39%。京津冀、長三角、長三角憑借區域科技創新和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優勢,走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前列。 從省市分布來看,我國人工智能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上海、浙江、江蘇等發達地區。其中,北京占比最高,達到29.73%;其次是廣東,占26.39%;上海占14.07%;浙江和江蘇分別占8.81%和6.56%。 在全國主要城市中,人工智能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和杭州,占比分別為29.73%、14.07%、13.99%、8.14%和7.56%。可以看出,中國70%以上的人工智能企業都聚集在這五個城市,北京是全國人工智能企業的主要聚集地。
發布時間:
2021
-
07
-
15
瀏覽次數:360
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我國余熱發電裝機容量不斷增加。到2020年底,我國余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預計為4500萬千瓦。但余熱資源利用仍然不足,利用空間還很大。2020年,我國平均可回收余熱資源總量約為13億噸標準煤。“十四五”期間,高效節能技術的持續研發將推動傳統生產工藝的升級。預計2026年我國余熱發電裝機容量將接近2億千瓦。 余熱發電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將剩余熱能轉化為電能的技術。余熱包括七種:高溫廢氣余熱、冷卻介質余熱、廢汽廢水余熱、高溫產品和爐渣余熱、化學反應余熱、可燃廢氣廢液和廢料余熱以及高壓流體余熱。 余熱發電技術可以回收水泥、玻璃、鋼鐵、冶金等用能行業的余熱資源。并將廢熱和壓力轉換成電能,其中幾乎不消耗其他燃料能量。余熱發電的重要設備包括余熱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余熱發電不僅可以增加電力資源,還可以節約能源,非常有利于環境保護。 1、余熱發電受政策費用減免發展 近年來,環境保護和能源問題日益嚴重,使得國家政策大力提倡能源資源的梯級利用、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余熱發電是利用生產過程中剩余的熱能轉化為電能的一種能量回收方式。 2020年發布的《關于清理規范城鎮供水供電供氣供暖行業收費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國家工業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20)》分別從降低成本和技術推薦的角度推動了余熱發電行業的發展。 自2021年3月1日起,對有余熱、余壓、余氣的電廠將繼續降...
發布時間:
2021
-
07
-
14
瀏覽次數:476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事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2020年第7號公告,發布了42項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包括《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營養強化劑肌醇(環己六醇)》等10項食品營養強化劑質量規范。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如今人們不僅追求吃得好,更注重如何安全健康地吃飯。食品安全標準是我國強制性食品標準,是保障食品安全、促進行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技術基礎。為了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讓人們吃得更安全,我國先后頒布了多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近日,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2020年第7號公告,發布了42項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包括《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營養強化劑肌醇(環己六醇)》等10項食品營養強化劑質量規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用香精》等22項食品添加劑質量規范(含4項修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冷鏈物流衛生規范》生產經營規范等。 近年來,食品營養強化劑國家標準不斷補充完善,進一步保障公眾營養,促進公民健康。然而,濫用營養補充劑等食品添加劑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仍然普遍存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營養強化劑肌醇(環己六醇)》等10項食品營養強化劑質量標準的發布,對進一步規范營養強化劑的使用,限制添加行為起到了重要作用。 營養強化劑是補充食物...
發布時間:
2021
-
07
-
13
瀏覽次數:459
2021年上半年,制藥裝備行業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行業整體保持了較高的景氣度。大多數制藥機械公司預計上半年業績良好。2021年下半年制藥裝備行業有哪些趨勢? 上半年制藥機械行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隨著2021年上半年的收官,各大藥機企業陸續進入2021年半年度業績披露期,目前已披露業績的公司業績均為正。 從上半年制藥機械行業的環境來看,可以說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有利因素很多。比如設備的生產需求不斷擴大。由于目前進口設備的交貨時間無法滿足制藥公司的需求,國內制藥設備行業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同時,隨著醫藥制造業的加速發展,新一輪固定資產投資正在興起,將為醫藥裝備行業注入增長動力。西南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醫藥企業啟動新一輪固定資產投資,制藥機械行業增速加快,同比重回15%以上。 另一方面,制藥機械企業也面臨產能擴張和成本上升的挑戰。在產能方面,如何增加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的增長是制藥機械企業需要應對的問題。為應對產能擴張,一些大型制藥機械企業今年采取了新建廠房、項目等措施,為產能擴張做準備。以成本為例,鋼鐵材料的價格指數、人工成本等。這給制藥機械企業的成本控制帶來了挑戰。近年來,隨著國家新基建戰略的深入推進,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逐漸將觸角延伸到制藥裝備領域,有望使醫藥行業高質量發展,幫助醫藥公司實現穩定、超產,降低成本和就業依賴。一些大型制藥機械企業也在抓住機...
發布時間:
2021
-
07
-
09
瀏覽次數:378
7月4日消息,日前,工信部等六部門發布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優質制造企業的指導意見。 其中,提出推進工業數字化發展、大力推進自主可控工業軟件推廣應用、提升企業軟件水平的意見。依托優質企業組建技術創新聯合體或戰略聯盟,開展協同創新,加大基礎元器件、基礎電子元器件、基礎軟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儀器設備、集成電路和網絡安全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產品和裝備的研究和示范應用。 同時,充分發揮優質企業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中的骨干作用,組織參與制造業鏈條的強化和補充行動,強化長板優勢,補齊短板,構建新型產業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組織試點企業梳理產業鏈和供應鏈,鼓勵通過并購、戰略合作等方式整合產業資源。增強產業鏈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支持參與創建國家級供應鏈創新應用示范,培育一批制造業現代供應鏈示范企業。推動優質企業中的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領域集中,加快重點環節和中間領域布局。鼓勵增強嵌入性,引導有意愿的個體企業和試點企業帶動相關產業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還要完善金融和人才政策措施。充分發揮各類政府引導基金的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出資設立優質企業培育基金。加強舉債能力建設和上市培育,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融資、發行債券。充分發揮國家產融結合平臺作用,整合企業信用信息,支持投貸聯動和投資聯動,引導金融機構為優質企...
發布時間:
2021
-
07
-
08
瀏覽次數:584
就致力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而言,碳達峰、碳中和是“十四五”期間的重要發展方向,也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既定路線。在建筑領域,中國實現碳中和非常重要,“更好的節能減排”是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建設智慧建筑是實現“碳中和”愿景的重要途徑。為什么我們可以這樣說? 數字化和綠化是國家實現碳中和的兩大動力。城市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最大應用場景,智慧城市建設是實現“碳中和”全面展開的最佳抓手。創新驅動、綠色零碳導向的低碳城市、低碳產業、低碳生活、低碳環保是實現“碳中和”愿景的重要途徑。 樓宇作為建筑基礎設施的主體,為人們提供了重要的生活空間。據相關統計,現代人90%左右的生活都是住在樓房里。因此,如何有效保障建筑設施的可持續發展,如何創造舒適、節能、健康、智能的空間,成為智能建筑行業的重要命題。借助物聯網技術提升智慧建筑建設水平是必然趨勢。基于物聯網的智慧建筑可以使建筑中的許多公共資源具備情境感知能力,使其真正成為智慧城市的細胞。智能建筑將建筑、通信、計算機和控制等先進技術集成為一個優化的整體。具有項目投資合理、設備自動化程度高、信息管理科學、服務高效優質、使用靈活方便、環境安全舒適等特點。是適應信息社會發展需要的現代化新建筑。智能建筑作為現代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智能化、信息化、可視化、人性化、高度集成化的特點,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強大動力。 建設智慧城市是城市化的重要戰略之...
發布時間:
2021
-
07
-
07
瀏覽次數: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