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全面、準確、及時掌握取水口情況,提高水資源管理精細化水平,水利部發布了《關于強化取水口取水監測計量的意見》(簡稱《意見》),對加強取水口取水計量工作作出安排,明確水利部將把取水監測計量工作納入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考核,加強監督檢查。 加強取水管理是嚴格控制水資源來源、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的重要內容。取水監測是取水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和重要的基礎工作。 針對覆蓋不全、準確率和上線率低、信息平臺功能不完善、數據共享不足等問題,《意見》提出,為適應水資源管理需要,需提高監測計量覆蓋面,提高監測計量數據質量,加強監測計量結果應用,堅持系統理念,遵守法律法規,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完善水資源前端信息采集、傳輸系統和承接管理平臺,到2023年基本建成較為系統完整的取水監測計量體系,為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意見》要求,一是全面提升監測計量覆蓋面。對于工業、生活、服務業取水口,計量設施要配置齊全,其中規模以上的要在線計量,水資源緊缺、過度開采的地區要求更高。對于地表水灌區的源頭,5萬畝以上的大中型灌區應在線測量,其他中型灌區應安裝計量設施或改造,小型灌區應采用典型樣本測量。農業灌溉井,符合條件的應安裝計量設施,暫時不符合條件的可采用換算或計算。同一取水口安裝多個取水計量設施的,應當確定一個設施作為計量水量的依據,并進行數據共享和互認。 二是著...
發布時間:
2021
-
07
-
06
瀏覽次數:910
《上海市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項目減排量計算方法(試行)》是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為了推進上海市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新一輪深化治理,做好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減排測算、核算和驗證工作而編制的。 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指參與大氣光化學反應的有機化合物,或按規定方法通過測量或核算確定的有機化合物。簡稱VOCs。VOCs 減排量(VOCs emission reduction)是指工業VOCs污染治理項目實施后較實施前的VOCs排放削減量。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上海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提高工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的治理水平和減排績效,特制定本辦法。本方法規定了上海市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控制項目減排計算的原則和方法。 本方法在編制過程中引用的文件包括:HJ 819 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總則;HJ 853 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石化行業;HJ 942 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總則;HJ 944 排污單位環境管理臺賬及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技術規范 總則(試行);《上海市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通用計算方法(試行)》(滬環保總〔2017〕70號)。 工業VOCs污染控制項目VOCs減排計算方法遵循排污許可證制度的相關技術要求;其中,排放量的計算方法符合《排污許可證申請和發放技術規范》的要求;與排污有...
發布時間:
2021
-
07
-
05
瀏覽次數:468
由于農業用水和工業用水在中國用水結構中占很大比例,特別是工業用水造成的污染程度高,水污染問題仍然是中國需要解決的問題。隨著近年來污水排放量的增加,我國對污水處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1、自來水供應需求較為穩定 水務行業,包括自來水的生產和供應、污水處理和回收,以及其他水處理、利用和分配。本文主要從自來水的生產供應需求和污水處理需求兩個方面來分析水行業的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的加速發展,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全國水資源總量為29041億立方米,比2018年增長5.7%;2019年,我國人均水資源為2077.7立方米,比2018年增長5.4%,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為了應對水資源短缺,近年來,在大力倡導節約用水的影響下,我國總用水量在2013年達到峰值后基本保持穩定,年均變化幅度約為1%。2019年,我國總用水量6021.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0.09%,全國總用水量較2018年略有增加。 注: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全國總供水量和總用水量是同一個指標,即總用水量按農業、工業、生活和生態用水量的劃分進行統計。 2、用水結構決定了我國仍需解決水污染問題 在我國用水需求保持基本穩定的同時,隨著我國用水效率的進一步提高,我國用水結構不斷優化。從需求結構來看,農業用水一直是用水需求最大的行業,占60%以上。第二是工業用水,占需求...
發布時間:
2021
-
07
-
02
瀏覽次數:637
E20研究院院長表示:“回顧過去20年的水務改革,供水行業是水務改革的先行者,但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種先發制人的制度,似乎處于兩難境地。 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表示:“按照現有的國家政策、規劃和標準,目前水務行業至少有20萬億左右的市場空間來解決已知的問題。 如何解決困境?這20萬億空間怎么弄?水務行業需要一個“大腦”去思考。 智能水務是利用物聯網、智能傳感、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對供水、排水、節水、污水處理、防洪等進行智能管理,近年來受到各路資本的青睞。華為、阿里、萬科、中國移動等跨境運營商屢見不鮮。傳統水務企業正在積極應對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挑戰,奔向機遇期。 《城鎮水務2035年行業發展規劃綱要》認為,水務行業將圍繞飲用水安全保障、“廠網河湖”水環境治理、城市排水防洪、資源節約綠色循環利用、水務行業數字化五大業務領域展開。傳統水務企業需要從粗放式發展向精細化轉變,環保水務企業也需要提升智慧,為用戶打造低碳節能的解決方案。 業內普遍認為,傳統水務一直存在勞動密集型、資源利用率低、經營管理粗放等問題。智慧水務理念的延伸和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基于智能水務改革,傳統水務行業有望構建全新的多技術支持系統,通過綜合感知、數據共享、智能控制和預分析,大大提高運營、維護和管理效率,增強應急響應能力。 就核心技術而言,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和大數據的全球席卷不斷沖擊著水務行業的現...
發布時間:
2021
-
06
-
30
瀏覽次數:474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2021年1-5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隨著疫情防控總體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不斷鞏固,市場需求穩步恢復,工業企業經營狀況不斷改善,企業利潤持續穩定增長。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83.4%,比2019年同期增長48.0%,兩年平均增長21.7%(以2019年同期為基礎,采用幾何平均法計算)。從5月份開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6.4%,比2019年同期增長44.6%,兩年平均增長率為20.2%。 5月份工業企業效益狀況表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近70%的行業利潤同比增長,80%的行業利潤超過2019年同期。5月,41個主要工業行業中,28個行業實現同比利潤增長(或扭虧為盈),占比68.3%。其中8個行業利潤增速超過100%,6個行業利潤增速在30%-100%之間。與2019年同期相比,33個行業實現利潤增長,占比80.5%。 二是原材料制造業利潤保持快速增長。5月份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11倍,兩年平均增長32.0%,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行業高74.8和11.8個百分點,導致工業企業利潤快速增長。其中,得益于市場需求回升、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工原料及化工產品制造業、石油、煤炭等燃料加工行業利潤增長較快,兩年平均增速為31%-68%。上述四個行業加在一起,兩年內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提高...
發布時間:
2021
-
06
-
29
瀏覽次數:461
2020年,基于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中國做出了“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爭取2060年前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從時間上看,中國從碳峰值到碳中和的過渡期(只有30年)比歐美發達國家(50-70年)要短得多。從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來看,中國是煤炭生產和消費大國,其能源體系以化石能源尤其是高碳煤為支撐。2020年,煤炭將占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的56.8%。由此可見,“雙碳”目標的實現不僅時間短、任務重,也是加快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轉型的必由之路。 一、煤化工發展現狀 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國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其能耗不斷下降,清潔環保水平不斷提高,整體技術水平和規模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是,由于合成煤基化學品的原料氣需要通過水煤氣轉換,以滿足合成甲醇或石油產品所需的氫碳比,因此中國煤化工行業具有高耗水的特點。此外,煤制液體、煤制烯烴和煤制乙二醇的盈虧平衡油價分別為70美元/桶、45美元/桶和55美元/桶。當油價大于100美元/桶時,煤化工利潤可觀。然而,近年來,低油價和高煤價導致煤制油、天然氣、乙二醇和乙酸的整體損失。 因此,煤化工產業的經濟受到國際油價市場波動的影響,面臨巨大挑戰。最后,在2021年的全國人大上,“碳達峰”和“碳中和”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碳達峰、碳中和”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頂層硬約束,并將繼續迫使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加快轉型。同時,鑒于我...
發布時間:
2021
-
06
-
28
瀏覽次數:377
近年來,隨著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以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站和背景值監測站為主的我國空氣環境監測網絡不斷完善,許多地方開始建設空氣監測超級站。 “藍天保衛戰”開始以來,通州區加大了環境檢測技術投入,建成了大氣顆粒物自動監測、餐飲業油煙在線監測、施工現場粉塵在線監測監管、車載導航監測等監測網絡。以上監測系統各有針對性,但目前仍有部分污染源無法實時監測,部分污染成分仍未知,如汽車尾氣排放、居民生活污染等。 為了落實“十四五”綠色發展目標,綜合評價環境空氣質量現狀,掌握污染構成及變化趨勢,通州區生態環境局專門建設了在線空氣污染源分析超級站,通過成分監測,可以定量分析通州區的污染構成及其貢獻率,指導政府制定精準的政策。 與現有的空氣質量評價站相比,超級站增加了源分析、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OCEC的監測能力。通過源成分譜,可以量化污染源,準確分析各行業的污染比例、氣象因素的影響和區域傳播的影響,準確掌握重點區域顆粒物的來源、成分和分類來源,實現精細化管理,使污染成因“清晰”和“可見”。加強可控污染源管理,實時掌握不可控污染源的污染比例。為區域和結構性防控措施提供數據支持。 大氣環境監測超級站相當于監測站里的“特種兵”。普通的監測站可以“捕捉”常見的空氣污染物,而對于難以捕捉的“頑固敵人”,則需要這些“特種部隊”。通州區超級站的建立進一步滿足了大氣污染控制的需求,...
發布時間:
2021
-
06
-
25
瀏覽次數: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