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做好碳峰化和碳中和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峰值的行動計劃。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如今,“碳排放”已經成為企業越來越重要的監控目標。針對這項任務,國家電網有哪些新舉措? 國網浙江電力研發出的浙江電網碳排放指標監測系統已測試一個月并正式上線。該系統部署在國家電網浙江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用于動態顯示浙江電網碳排放總量、碳排放強度和零碳電能比例。這些數據來源于國家電網浙江電力發起的電力碳排放指數系數。電力碳排放指數系數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總電力碳排放指數(CEQ)、電力碳排放強度指數(CEI)和零碳電能占比指(NCI)。通過對全省發電量的統計計算,含碳機組(燃煤機組、燃氣機組等)的發電量、零碳機組的動力(水電、新能源、核電等)電量。具有碳排放的外部動力及其對應的一定時期(年、月、日、實時)的二氧化碳排放,從地域、時域、構成三個維度準確描述浙江社會的碳排放。下一階段,國網浙江電力將通過研究外部因素對電力碳排放指標的影響,優化電力碳排放指標,進一步豐富其指標體系的內涵和價值! 2月25日,湖州供電公司通過電力大數據平臺,將企業綜合運營消耗的電、氣、介質、油等數據轉化為碳排放,并進行統計分析,生成“能源碳效率碼”。它將某一時期企業單位產值的碳排放量與企業所在行業同期單位產值的平均碳排放量進行比較,然后將碳排放量分為五個等級。品位越低,碳效率越高。1級表示企業碳排...
發布時間:
2021
-
03
-
30
瀏覽次數:376
無色、無味、不可見的電磁輻射污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僅次于水污染、空氣污染和噪聲污染的第四大污染,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也將其列為環保項目之一?! ‰S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變電站、廣播電視塔、移動通信基站等設施出現在人口密集地區,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也給周圍環境帶來電磁輻射污染的隱患?! 榱朔乐闺姶泡椛湮廴?,保護公眾健康,國家環保和衛生部門先后制定頒布了《電磁環境控制限值》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對電磁輻射設定了分類標準。對比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通信電磁輻射標準,美國和日本的電磁輻射標準都是600微瓦/cm2,歐盟是450微瓦/cm2,中國的標準電磁輻射限值是40微瓦/cm2。 為了給日益增多的電磁輻射投訴提供實時數據支持,甘肅省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在14個城市和蘭州新區完成了電磁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的建設,標志著全省實現了電磁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的全覆蓋?! ‰姶泡椛洵h境自動監測站利用先進的電磁環境監測、實時數據傳輸和信息發布技術,將無形和無形的電磁場轉化為公眾隨處可見的直觀數據,及時回應公眾對電磁輻射環境的質疑和關注,促進電磁輻射知識的規范化普及,有效化解公眾對電磁輻射的恐慌和“鄰避”效應,為全面掌握和了解全省各地電磁輻射情況提供實時數據支持?! 檫M一步防治電磁輻射污染,保障人民健康,推進法治建設,全國十三屆人大代表張天任,在2021年全國人大會議期間,...
發布時間:
2021
-
03
-
29
瀏覽次數:372
中國芯片市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有所增加 多年來,我國的芯片產業與歐洲、美國、日本、韓國和臺灣省相比一直處于弱勢地位。近年來,中國研發在半導體行業的投資逐步增加,芯片市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持續上升。2019年,中國芯片市場占GDP的比重為0.76%,2020年前三季度,這一比重進一步上升至0.82%。 根據中國半導體協會的數據,從2013年到2020年,中國芯片市場的規模持續增長。2019年,中國芯片銷售額達到7562.3億元,同比增長15.8%。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芯片銷售額達到5905.8億元,同比增長16.9%?! 〗陙?,中國集成電路產量持續增長。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產量達到2613億片,同比增長29.5%?! 牡貐^來看,2019年我國IC產量前三位的省份分別是江蘇省、甘肅省和廣東省,產量分別為516.29億片、389.86億片和363.24億片,分別占全國IC產量的25.58%、19.32%和18.00%?! ?020年1月6日,IC Insights發布了中國半導體行業未來五年的展望。愛思萊特指出,有必要區分“中國半導體市場”和“中國本土半導體制造(公司總部設在中國大陸)”兩個概念。目前,中國本土半導體企業與國際半導體企業在技術規模上仍有差距?! ?020年,中國半導體制造業總量占整個半導體市場的15.9%,高于2010年的10.2%。預計到...
發布時間:
2021
-
03
-
26
瀏覽次數:374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下,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诖?,我國把堅持創新放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力更生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我國的科研量已經牢牢占據了世界前列。論文連續四年世界第二,2020年專利數量世界首位,但產生這些結果的研究工具的研發和制造卻極不相稱?!睘榇耍诮衲甑娜珖舜髸h上,全國政協委員藍閩波提出,要不斷加快大型科學儀器的研發和產業布局。 科研離不開儀器儀表,很多科研數據都是儀器儀表計算出來的。百年科學發展史和眾多諾貝爾獎證明,科學進步離不開科學研究儀器的進步和發展。目前,現代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越來越依賴于先進的科學儀器,誰掌握了科學研究儀器的先進研發技術,誰就掌握了科學技術發展的主動權。 當前,我國科技正處于從“跟跑”向“并跑”乃至“領跑”的關鍵轉型期??茖W儀器是科技創新的“基石”和“利器”??梢哉f,沒有“并跑”和“領跑”的科學儀器,就不可能改變科技創新長期“跟跑”的局面?! ∮捎谄鸩酵怼⒒A薄弱等歷史原因,我國嚴重依賴高端科學儀器的進口。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16年至2019年,我國儀器設備年均進口額為978.3億美元,年均出口額為706.4億美元,貿易逆差較大。其中,大型科研儀器的進口國主要是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等國家?! ∵M口大型儀器在一些國家和企業的實驗室隨處可見,遍布國外品牌如賽默飛世爾科技、島津、安捷倫、...
發布時間:
2021
-
03
-
25
瀏覽次數:326
新材料是指性能優異或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或者是傳統材料改進后性能提高或具有新功能的材料?;仡櫋笆濉币巹?,我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持續增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涌現出一批龍頭企業;同時也面臨著基礎材料質量不高、重點戰略物資保障薄弱、前沿新材料創新不足等痛點?!笆奈濉逼陂g中國新材料產業將如何發展?本文將從發展重點和發展目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十三五”發展回顧:產值增長、結構優化、龍頭企業涌現 新材料是指性能優異或具有特殊功能的新材料,或者是傳統材料改進后性能提高或具有新功能的材料。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新材料產業可細分為先進鋼鐵材料、先進有色金屬材料、先進石化化工新材料、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制品和復合材料、前沿新材料、新材料相關服務?! ?019年,全球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2.82萬億美元,形成三級競爭梯隊。第一梯隊是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在經濟實力、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市場份額等方面具有絕對優勢;第二梯隊是韓國、俄羅斯、中國等國家,新材料產業處于快速發展期;第三梯隊是巴西、印度等國家?! ∽鳛槲覈幕A、戰略和主導產業,2019年工業總產值達到4.08萬億元,2010-2019年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5%以上;同時,我國新材料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19年底,先進基礎材料和關鍵戰略材料產值分別占57.4%和39.1%; 2、“十四五...
發布時間:
2021
-
03
-
24
瀏覽次數:610
在人類生產活動造成的水污染中,工業造成的水污染最為嚴重。如工業廢水,污染物多,成分復雜,不僅水中難凈化,而且難處理。工業廢水是工業污染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它占了工業排放的大部分污染物。不同類型的工廠,工業廢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差別很大。即使是同類工廠,生產工藝也不一樣,其中所含污染物的質量和數量也不一樣。除了工業廢水直接注入水體造成的污染外,固體廢物和廢氣也會污染水體?! ∩钗鬯?、食品加工、造紙等工業廢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木質素等有機物。這些物質以懸浮或溶解狀態存在于污水中,這種污染物可造成水中溶解氧減少,影響魚類等水生生物的生長。水中的溶解氧耗盡后,有機物被厭氧分解,產生硫化氫、氨、硫醇等臭味,進一步惡化水質。污水處理勢在必行,政策也在加大污水資源的開發。 政策加碼污水資源化發展 近年來,我國一直在進行污水處理。2020年以來,我國多次召開污水資源化相關會議并先后發布多項政策,推動污水資源化行業的發展。 2020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召開污水資源化利用推進會。會議研究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指導意見及相關實施方案的起草,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1+N”政策框架體系建設;7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印發《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指出缺水地區和水環境敏感地區要結合水資源稟賦、水環境保護目標和技術經濟條件,開展污水處理廠升級改...
發布時間:
2021
-
03
-
23
瀏覽次數:624
近年來,由于我國加強大氣污染控制,廢氣排放總量逐年下降,從2016年的3957.2萬噸下降到2019年的2779.7萬噸,下降42%。我國生態環境部將大氣污染物的來源大致分為工業來源、生活來源、移動來源和集中來源,其中工業來源所占比例最大。 在經濟發展初期,中國的環境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壞。近年來,中國致力于發展“綠色經濟”,使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在“十四五”計劃中,環境保護成為發展的重點,其中大氣污染控制將得到加強,大氣控制將進入細化階段。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大力推進“公轉鐵” 我國謀求社會全面進步,不僅要實現經濟發展的目標,還要保護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黨中央十八大提出的“美麗中國”戰略方針,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推動反污染斗爭取得關鍵進展?! 榱藞詻Q打贏保衛藍天的目標,政府繼續在秋冬季在重點地區實施空氣污染控制的關鍵行動。大力推進“公轉鐵”。據初步統計,2019年全國鐵路貨運量比2018年增長7.25%,其中京津冀增長26.2%。2020年,受疫情影響,雖然鐵路貨運量增加,但增速下降至3.24%。 大氣治理成效仍不穩定,2019年O3排放濃度上升 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收官之年。目前,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在2020年10月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表示:近年來,全國空氣質量不斷改...
發布時間:
2021
-
03
-
22
瀏覽次數: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