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9日,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再次學習傳達了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和天津市十一屆九次、十次全會精神,總結了“十三五”和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分析了“十四五”形勢,規劃“十四五”工作,部署了2021年重點工作。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市兩級生態環境部門領導班子成員、處級領導干部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本次會議。會上,濱海新區等七個區的生態環境局交流了工作經驗。 會上,天津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溫武瑞在回顧天津市“十三五”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時說,五年來,全市積極探索“依靠結構調整控制污染增量,依靠工程治理減少污染存量,依靠鐵腕控制污染排放,依靠區域協同防止污染傳播,依靠生態建設擴大環境容量”的治理路子,實現“十三五”規劃的九項約束性指標基本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溫武瑞說,“十三五”期間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的寶貴經驗可以概括為“六個根本”。首先,我們必須堅持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切實運用生態文明思想武裝我們的頭腦,指導我們的實踐,促進我們的工作。第二,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宗旨,人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期望是環保人士努力的方向。第三,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積極尋求新變化,創新制度機制。第四,必須堅持以綠色發展為根本路徑,堅定不移落實新的發展觀,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從源頭上大幅減少污染物排放,解決制約環境質量改善的深層次、本源性問題。五是以堅持大環保...
發布時間:
2021
-
02
-
23
瀏覽次數:167
測量儀表在室外測量時長時間暴露在陽光和雨水下,容易損壞,因此需要維護雷達液位計,防止灰塵和腐蝕工作,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一、如何防塵 從外部給儀表防塵非常簡單。只需要在雷達液位計外面加一層保護罩,或者放在密封箱里,最大程度的保護儀器即可。對于被測介質中含有的粉塵、雜質和顆粒,此類防護措施除了防止堵塞外,還需要采取減少粉塵等措施,通常還會加設除塵器、吹氣裝置和加裝保護屏等方法。 二、怎樣防腐 與防塵相比,防腐維護更加復雜,因此在選型時需要考慮是否有防腐的需要。防止雷達液位計腐蝕的根本方法是選擇耐腐蝕材料制造,其中最常見的是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部件和密封墊。 此外,工業上非常常見的防腐方法是在雷達液位計上形成保護層。它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根據保護層材料和形成原理的不同進行分類。第一種:金屬保護層通過噴涂、電鍍、熱浸鍍、滲碳等保護措施。第二種:非金屬保護層用于用油漆、橡膠、塑料和搪瓷保護雷達液位計。第三種:非金屬保護膜:對金屬表面進行化學處理,生成氧化物膜、磷酸鹽膜等保護膜。 當雷達液位計面臨強腐蝕性介質,測量場所難以采用管道隔離或容器隔離時,采用耐腐蝕隔膜將隔離液或填充液與被測介質加以隔離,以達到防腐目的。但是,這種方法通常適用于壓力測量,不適用于差壓測量。通過吹入空氣或其他惰性氣體等,用于隔離被測介質對雷達液位計的腐蝕性。該方法用于測量常壓或低壓下的液位,不會與被測介質發生...
發布時間:
2021
-
02
-
22
瀏覽次數:201
能源開采、運輸及生產中產生的廢酸、廢堿、重金屬、廢有機溶劑和廢油等都是危險廢物的重要來源。從數據上來看,各地許可的危險廢物處理能力和當地的危險廢物總產量基本平衡,但實際處理能力與危險廢物種類存在明顯錯配,導致缺口較大。另外還有許多經營不規范的企業,心存僥幸,違法處置或隨意傾倒危險廢物,嚴重損害行業高質量發展。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關于加強危廢鑒別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指出,要加強危險廢物(下稱“危廢”)鑒別環境管理工作,規范危廢鑒別單位管理。這是自去年底《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關于推進危險廢物環境管理信息化有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發布后,生態環境部針對危廢管理出臺的又一重要文件。 相較于普通廢物,危廢具有明顯的危險特性和環境影響,能源開采、運輸及生產中產生的廢酸、廢堿、重金屬、廢有機溶劑和廢油等均是危廢的重要來源。近幾年我國針對危廢處置的管控力度不斷加大,但仍存不少問題。在業內人士看來,近期一系列文件的出臺,都進一步指向更加精細化和更具針對性的危廢管理舉措。 那么,當前我國能源產業中危廢處置現狀如何?仍存在哪些問題? 1、危廢產量與日俱增 據了解,危廢包括工業危廢、醫療廢物以及其他危廢,其中以工業危廢主要產生自化學工業、煉油工業、金屬工業等領域。比如,石油煉制和天然氣開采過程中的各類廢礦物油、煤炭加工過程中的殘渣和廢液、天然氣開采過程中脫汞凈化過程中的含...
發布時間:
2021
-
02
-
22
瀏覽次數:290
雷達液位計廣泛應用于儀表測量行業,是儀表測量行業不可缺少的主要產品。由于其自身的優勢,受到用戶的青睞。雷達液位計的電磁波不易受空氣波動影響,穿透力強。適用于粉塵、溫度、壓力變化較大、慣性氣體和蒸汽存在時液體、漿液和顆粒的物質(液體)位置的非接觸式連續測量。 在雷達液位計的實際應用中,雷達液位計的工作原理是電磁波在接觸被測介質時被反射,反射的回波質量也反映了目標液位計的應用效果。回波質量是*小回波幅度與*大噪聲幅度的比值,總回波質量值越大,物鏡的應用效果越好。那么雷達物位計會被哪些因素所影響呢? 1.雷達物位計接收反射波能的數量依賴于被測介質的反射特性,反射率取決于被測介質的傳導率和介電常數兩大特性。如果介電常數低,則傳導率低的液體反射信號較弱,造成信號衰減嚴重。因此,雷達液位計測量液位時一定要考慮發射電磁波信號源的功率強弱。 2.被測介質的液位波動或泡沫散射會引起信號減弱,因此要提高信號源的功率或加導波管。 3.被測介質的罐內有障礙物時,會產生虛假信號,影響雷達液位計的正常工作,為此要采用功能強的微處理器進行復雜的信號處理。同時,在安裝時盡量避免罐內的障礙物。 4.正確安裝雷達液位計,雷達液位計的安裝應盡量使天線發射的電磁波垂直于被測介質的液面,同時要使天線盡可能...
發布時間:
2021
-
02
-
20
瀏覽次數:262
燃煤電廠煙氣中的三氧化硫主要來源于煙氣中二氧化硫的燃燒氧化和SCR裝置的催化氧化,排放到大氣中后,它與氨和其他物質反應生成硫酸鹽,它是PM2.5的重要前體物和“有色煙羽”的主要來源,逐漸成為火電行業新的治理重點。1. 工業建設和運行 建設開發進度明顯放緩,裝機和發比重逐年下降。2015年以后,由于政策調控和經濟下行影響,火電裝機大幅下降。截至2019年年底,火電裝機約11.9億千瓦,首次占電力總裝機的60%以下;火電發電量50465億千瓦時,首次占電力總裝機的70%以下。 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資源能源利用率逐步提高。按照相關政策要求,火電行業繼續加強結構調整力度,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2019年,共關停淘汰火電小機組約2000萬千瓦,3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裝機比例由2015年的77.8%提高到80.5%。平均供電煤耗由2015年的315克/千瓦時下降到306.4克千瓦時,平均發電水耗由2015年的1.40千克/千瓦時下降到1.21千克/千瓦時。據全年發電量測算,該行業煤炭消費量約占全國煤炭消費總量的49.8%,首次低于50%以下。我國電力裝機容量與發電量變化情況2.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 深入實施煤電超低排放改造,促進煙氣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強度“雙降低”。截至2019年底,超低排放燃煤機組已建成約8.9億千瓦,...
發布時間:
2021
-
02
-
20
瀏覽次數:220
導波雷達液位計定義導波雷達液位計,化學工業中的一種液位測量儀表。導波雷達液位計是依據時域反射原理為基礎的雷達液位計。導波雷達物位計只有液位計處于頂部盲區和底部盲區之間時,才能保證罐內液位的可靠測量。 工作原理導波雷達液位計是依據時域反射原理為基礎的雷達液位計,雷達液位計的電磁脈沖以光速沿鋼纜或探棒傳播,當遇到被測介質表面時,雷達液位計的部分脈沖被反射形成回波并沿相同路徑返回到脈沖發射裝置,發射裝置與被測介質表面的距離同脈沖在其間的傳播時間成正比,經計算得出液位高度。使用范圍導波雷達液位計應用 于水液儲罐、酸堿儲罐、固體顆粒、小型儲油罐。各類導電、非導電介質、腐蝕性介質。如煤倉、油罐、酸罐等。可以測量介電常數等于1.4的任何介質,一般用于測量粘度≤500cst而且不容易產生粘附的介質。 使用限制導波雷達液位計對于安裝空間有一定的要求,注意介質的介電常數 ,并依據介電常數的大小 選擇適合的型號。 精度等級5mm(國產)、±0.01%FS(國外) 市場價格國產1萬多,跟量程、溫度都有關系導波雷達液位計優點(1)對波動較大介質的測量更穩定在罐內有攪拌,介質波動較大的工況下,用底部固定的導波雷達液位計比普通雷達液位計更為穩定,優勢也更為明顯。(2)更適于對小罐體內物料的測量在測量小罐體內的物位時,由于安裝測量空間小(或罐內干擾物較多),一般普...
發布時間:
2021
-
02
-
19
瀏覽次數:177
由二十世紀初開始發展起來的電子技術,如今已經非常的成熟。受到其帶動及其影響,電子元器件行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外發布《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面向智能終端、5G、工業互聯網等重點市場,推動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實現突破,到2023年,推動電子元器件銷售總額達到2.1萬億元。可以看出,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目標逾2萬億,國產替代迎來了相關機遇。 電子元器件知多少? 據了解,電子元器件是電子元件和小型的機器、儀器的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構成,可以在同類產品中通用;常指電器、無線電、儀表等工業的某些零件,是電容、晶體管、游絲、發條等電子器件的總稱。在智能終端、汽車電子、5G通信等廣泛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以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為例,每臺手機平均使用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數量超過1千只,每輛新能源汽車使用量超過1萬只。 由于社會發展的需要,電子裝置變的越來越復雜,這就要求了電子裝置必須具有可靠性、速度快、消耗功率小以及質量輕、小型化、成本低等特點。自20世紀50年代提出集成電路的設想后,由于材料技術、器件技術和電路設計等綜合技術的進步,在20世紀60年代研制成功了第一代集成電路。 此外,對電子器件來說,體積越小,集成度越高;響應時間越短,計算處理的速度就越快;傳送頻...
發布時間:
2021
-
02
-
19
瀏覽次數: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