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實施,明確要求持續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儀器儀表市場需求將加大。 長江流域幅員遼闊,水資源豐沛,是我國重要的戰略水源地、水電能源基地、黃金水道和生物寶庫,流域覆蓋19個省級行政區,省界多,排污量大。 但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由于廢污水排放量不斷增加,長江岸邊特別是城市江段出現不同程度的污染帶,近年來,我國制定多個政策保護長江。 政策加碼保護長江 近年來,隨著長江大保護的不斷推進,我國在長江流域的治理上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前長江流域的監管體系無法精準定位污染源。對此,我國也開展了不少相關領域的行動,不斷提升長江流域污染的監測能力。 我國專門制定出臺《長江生態環境無人機遙感調查工作方案》和長江入河排污口監測方案,對于監測工作進行指導和規定。這些措施的實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長江流域水質量的改善。 不難看出,隨著國家對長江流域水環境保護的重視,在長江流域必將會積極建立生態安全監控預警體系和水質監測預警體系,加強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以保障水生態和水安全,將驅動相關儀器儀表市場需求不斷加大。 加碼保護長江儀器儀表需求加大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保護它較為重要,監測設備少不了。 首先,通過監測,可以分析不同污染...
發布時間:
2021
-
11
-
17
瀏覽次數:644
“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將“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提高到87.5%”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約束性指標,對環境進行治理,監測儀器蓄勢待發。 空氣是包圍在地球周圍的氣體,它維護著人們及生物的生存,一個人在五個星期內不吃飯或5天內不喝水,尚能維持生命,但超過5分鐘不呼吸空氣,便會死亡,人體每天需要吸入10─12立方米的空氣。 據了解,大氣有一定的自我凈化能力,自然過程進入大氣的污染物,由大氣自我凈化過程從大氣移除。但隨著工業及交通運輸業的不斷發展,大量的有害物質被排放到空氣中,改變了空氣的正常組成,使空氣質量變壞,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 因此,改善空氣質量,治理大氣污染,讓藍天白云常駐,是群眾所盼、民生所系。 我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立健全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精準、科學、依法、系統治污,協同推進減污降碳,不斷改善空氣、水環境質量,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風險。 “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提高到87.5%”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約束性指標,明確列入“十四五”規劃綱要,成為考核“硬杠杠”。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排除疫情影響,這一目標相當于利用5年時間,將優良天數比率提高2.7個百分點。 污染治理,監測先行。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同時也是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 詳細來講,環境監測是指通過儀器監測等技術對污染物進行定期測量,并檢查其環境防治...
發布時間:
2021
-
11
-
16
瀏覽次數:645
受寒潮影響,大部地區氣溫將先后下降8~10℃,西北、內蒙古大部、華北、黃淮、江淮西部、東北地區南部等地部分地區降幅可達5~-8℃,局地-2℃;并伴有4~6級偏北風、陣風7~8級;早晨最低氣溫0℃線位于山東中部、河南中部至四川北部一帶,華南北部最低氣溫將降至7℃左右。 其實,當人們在遭受干冷或濕冷的“魔法”攻擊時,身處室外或室內的儀器儀表設備也在遭受著寒冷的“折磨”。尤其在北方的冬天,隨著氣溫的下降,許多儀器儀表設備常會因溫度過低其性能大大受到影響。比如一些測量流量、液位的儀表設備則會因為低溫而造成測量不準確,為企業生產造成影響。 水表燃氣表防凍工作要做好 天然氣中含有飽和的氣相水甚至是液態水,連續低溫天氣會導致天然氣水合物堵塞閥門、管道,出現用戶燃氣表上凍情況,使居民無法正常用氣。天然氣管道不能正常輸氣后易發生燃爆事故。因此,做好冰堵預防工作已經是迫在眉睫。 我們知道在冬季,當被測介質通過測量管線傳送到變送器時,常出現環境溫度過低時就會發生凍結、凝固、析出結晶等現象,因環境溫度過低而超出所使用儀表的正常工作溫度區間,直接影響到儀表測量顯示的準確性。為此,必須對儀表和儀表測量管線進行防凍處理,需要伴熱保溫的對象主要有安裝在儀表保溫箱內的變送器,外浮筒式液位變送器或其它形式的露天安裝的液位變送單元,壓力,差壓,流量等儀表的檢測管線和測量管線。通過選型或其他方式避免此類事故發生。...
發布時間:
2021
-
11
-
16
瀏覽次數:583
我們經常會認為海洋是一個安靜、沉寂的地方,充滿了不會產生太大噪音的動物。在海洋中潛水時,你可以聽到魚兒啃著珊瑚和魷魚游過你的聲音。但最重要的是,你幾乎總能聽到船引擎的嗡嗡聲。這是現代海洋問題中很大的一部分,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船舶交通的噪聲每十年翻一番,這對海洋生物造成了致命的危害。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發表一篇生物學研究論文稱,觀鯨船的引擎噪音嚴重干擾短肢領航鯨等休息和育幼。該論文指,過去的研究發現觀鯨船產生的噪音會影響鯨類行為,但尚不清楚引擎的噪音水平對鯨類行為的影響,觀鯨船只的噪音水平目前未得到監管。 使用無人機觀察西班牙特內里費島海域的短肢領航鯨母親和幼崽,這些發現表明,即使觀鯨船遵守了現有指南,更吵鬧的引擎也會對鯨類行為造成更大影響。建議最小化觀鯨船產生的噪音,由觀鯨指南明確規定最大引擎噪音,以限制對鯨類的干擾。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保護鯨類不受噪音干擾呢?噪聲監測此時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只有清楚的了解噪聲大小,才能更好的控制噪聲。 實現科學的噪聲監測,離不開噪聲監測儀器的使用。噪聲的常用監測指標包括:噪聲的強度,即聲場中的聲壓;噪聲的特征,即聲壓的各種頻率組成成分,常用的噪聲測量儀器主要有:聲級計、噪聲測試儀、環境噪聲自動監測儀、頻率分析儀、實時分析儀、聲強分析儀、噪聲級分析儀、噪聲劑量計、自動記錄儀、磁帶記錄儀。 聲級計是一...
發布時間:
2021
-
11
-
15
瀏覽次數:616
現階段,我國農業仍以傳統為主,隨著國家發展、市場競爭、需求變化以及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要求溫室、大棚、養殖等行業向現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而傳統方式面臨著,環境信息掌握不及時、不準確,運營成本高、不易實現規模化,系統施工、操作不方便,系統兼容性差、增量擴容不方便,數據查詢、瀏覽方式單一等諸多問題.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其中養殖業生產又占有較大的比例。目前我國的畜禽養殖業比較發達,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養殖觀念落后,缺乏先進的現代養殖技術,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與先進國家的飼養效率和效益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們應該學習和借鑒先進的養殖模式與技術,著重把農業物聯網、自動化監測與控制技術引入到養殖中來,實現養殖環境溫濕度監控管理自動化,在養殖效率和效益上使我們逐步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農業物聯網是一個新興行業,被世界公認為是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信息革命浪潮,將現代物聯網技術運用于傳統農業,就是要為傳統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促使其轉型升級。物聯網技術受到了廣大養殖戶的歡迎。 根據畜禽養殖環境的特點,利用農業物聯網畜禽養殖環境監控系統對溫度、濕度、有害氣體濃度等主要環境參數準確和實時監測是十分有必要的,以監測數據為參考依據,對畜禽舍養殖環境進行調控,能大大提高畜禽舍管理效率,在畜禽養殖中應用農業物聯網技術,對改善污染...
發布時間:
2021
-
11
-
15
瀏覽次數:587
從2002年5月15日發射第一顆海洋衛星至今,已經發射了10顆海洋衛星,包括HY-1A/1B/1C/1D、HY-2A/2B/2C/2D、CFOSAT、GF-3衛星,目前HY-1A/1B已經停止工作,HY-2A降級工作,其余衛星在軌正常工作。 海洋衛星根據不同要素的探測技術能力與特點、時間與空間分辨率、覆蓋范圍與監測頻次要求設計,按用途分為三類,包括海洋水色環境、海洋動力環境、海洋監視監測系列。 海洋一號系列衛星用于海洋水色、水溫、海岸帶觀測,HY-1A/1B為試驗星,配置海洋水色水溫掃描儀、海岸帶成像儀。HY-1C/1D為業務星,配置海洋水色水溫掃描儀、海岸帶成像儀、紫外成像儀、定標光譜儀、船舶自動識別系統,上、下午組網觀測,陸海兼顧,載荷具有多種空間分辨率、高信噪比、高動態范圍與寬刈幅等優點。 海洋二號系列衛星用于全球全天候海面風場、浪高、海面高度、海面溫度等多種海洋動力環境參數監測,直接為災害性海況預警預報提供實測數據,為海洋防災減災、海洋權益維護、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科學研究以及國防建設等提供支撐服務,載荷為雷達高度計、微波散射計、微波輻射計、雙頻全球定位系統、船舶自動識別系統、數據收集系統、雙向數據通信等,HY-2A為試驗星,HY-2B/2C/2D三星實現業務化組網觀測。 海洋監視監測系列衛星用于全天候全球海洋和陸地信息的監視監測,載荷為C頻段多極化合成...
發布時間:
2021
-
11
-
12
瀏覽次數:655
人類越來越意識到,人類活動已經對氣候和生態環境產生不可逆的影響,最終會影響到人類自身。縱觀全球,全球碳排放現狀是發電消耗是二氧化碳最大來源。發達經濟體(美國、歐盟)二氧化碳次要來源為交通運輸、建筑消耗,發展中經濟體(中國、印度)次要來源主要集中于工業燃燒。 自從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將“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列為重點工作之一以來,如何實現“碳中和”目標也成為了傳感器圈內熱議的話題。 何為“碳中和”碳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二氧化碳,中和就是正負相抵。也就是說通過節能減排、能源替代等方式,讓排放出的二氧化碳被回收,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萬物皆可碳中和,環境監測氣體傳感器必不可少 二氧化碳含量是衡量空氣質量的重要指標,碳中和第一步,確認碳排放量,二氧化碳傳感器必不可少。根據原理的不同,二氧化碳傳感器主要可以分為固態電解質式、電容式、光纖、紅外吸收等類型。紅外二氧化碳傳感器是當前較為主流的類型。 紅外二氧化碳傳感器則是通過二氧化碳對于特定波段紅外輻射的吸收作用,測得的輻射能量強弱來獲得被測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紅外二氧化碳傳感器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好的穩定性,可廣泛應用于中央空調、新風系統及空氣質量檢測設備等。 碳中和領域對氣體的監測不僅僅是二氧化碳氣體濃度,還有其他溫室氣體,比如甲烷(CH?)、氧化亞氮(N?O)、氫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
發布時間:
2021
-
11
-
12
瀏覽次數: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