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這種新傳感器是由一種捕捉光線的元表面制成的,可以放大到將整個表面變成傳感器。 來自普林斯頓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的科研團隊近日開發出了一種微型相機傳感器。它的尺寸只有一粒鹽那么大,但也可以拍攝出清晰的全彩圖像。這種新傳感器是由一種捕捉光線的元表面制成的,可以放大到將整個表面變成傳感器。 該設備看起來不過是一塊刻有圓形圖案的透明面板。這個半毫米寬的圓形包含160萬個圓柱體,每個圓柱體都經過精心設計,以恰到好處的方式彎曲光線,從而使陣列作為一個整體形成光波陣面(optical wavefront)。然后,信號處理算法從該數據中產生一個圖像。 由此產生的圖像比其他小型傳感器要清晰得多。在測試中,該團隊顯示,新的傳感器捕獲了720 x 720像素的全彩圖像,在自然光下捕獲波長在400至700納米之間的圖像,空間分辨率為每毫米214個線對。它的視野為40度,f數為2,研究人員說,這些照片與傳統的復合相機鏡頭拍攝的照片相當,后者比他們的新傳感器大50萬倍。 后處理算法在提高圖像質量方面做了很多繁重的工作,這些算法是與元表面一起設計的,以確保它們能很好地協同工作。另一個優點是這些設備的生產很簡單,這意味著它們應該比較容易擴大生產規模。它們由氮化硅制成,表面的納米結構可以用深紫外光刻技術生產,這種技術已經用于制造半導體。 該團隊說,如果它們被大規模生產,這些設備可用于身體的醫療成像,為小...
發布時間:
2021
-
12
-
01
瀏覽次數:510
身體健康對于一個人的生活、學習、工作都非常重要,維持健康的身體也是我們對自己負責的一種體現。而提到健康的話題,有一個詞語與它聯系頗深——體檢。 體檢廣義上來說指的是對人體形態結構和機能發展水平進行檢測和計量的過程,是一種能夠量化并直觀反應檢測對象的手段。并且,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便民政策的不斷完善,如今體檢的對象也非常多元化,幾乎只要經濟條件和時間允許,普通百姓也可以非常輕松的為自己安排一次體檢來了解一下自己的健康狀況。 體檢大部分時候是出于自愿原則,并且由自己安排時間的,但是每個人一生中幾乎都會出現那么2到3次的固定體檢活動,例如高考體檢或是入職體檢,這類體檢決定了你未來的求學范圍以及就業傾向,因此整個過程受到了普遍重視。 得力于近年來檢測儀器的發展,大多數體檢只需要半天便可以完成,結果一般也只需要等待一周就可以獲得,而高考或者開學體檢為主的體檢活動,一般包含身高、體重、血常規等幾個固定項目,之后根據結果在考慮是不是要進一步進行B超等其他的進一步檢查。也正是依靠這一套相對固定且成熟的體檢機制,目前我國的青少年身體健康狀況基本可以得到保證,一些亞健康的情況也可以及時發現并提醒他們做出改善。 但是,最近有許多人對現有的青少年體檢提出了意見。我們都知道,健康包括了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方面。盡管目前針對身體健康的檢測體系非常完善,但是針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相關檢測措施卻并不完...
發布時間:
2021
-
11
-
30
瀏覽次數:607
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對于城市的各個方面的感知都在不斷的增加。但是對于地下管線的發展情況,我們卻知道的比較少。面對錯綜復雜的地下環境,儀器儀表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 地下管線主要是指埋設于城市規劃道路下的各類型管道、電纜,包括燃氣管道、熱力管道、排水管道、電信電纜等。它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城市的正常運行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城市的生命線——地下管線 據了解,中國城市地下管線長度驚人,由此形成的城市地下管線探測行業市場容量巨大。如,北京、上海的地下管線長度在10萬公里左右,較大的二線城市地下管線長度也在5萬公里左右,而一般縣城的地下管線長度也在1000公里以上。 此外,地下管線被視為城市的生命線,但目前中國許多城市、企業地下管網分布不清,檔案資料管理不夠規范,給城鎮、工礦企業的建設與改造以及管線的使用與維護帶來很多的困難,引發了許多管線損壞、人員傷亡、停水停電等重大事故。 因此,地下管線的探測已成為施工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面對錯綜復雜的地下環境,地下管線探測很重要。 據悉,地下管線探測技術已應用多年。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人們為了尋找戰爭遺留的地雷和其他未爆炸物而試圖將物探技術應用于實際,但當時只有一些常規物探方法,由于分辨率低、抗干擾能力差,效果不大。 進入20世紀80年代末,研制者們采用新型磁敏元件、新型濾波技術、天線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使這類儀器的信...
發布時間:
2021
-
11
-
30
瀏覽次數:487
稱重傳感器是指利用傳感器的性能特點對物體進行精準的測量。在我們生活中,小到生活零用品稱重,大到港口等大型貨物稱重測力,稱重傳感器已被廣泛應用于各類電子衡器。 稱重傳感器是指利用傳感器的性能特點對物體進行精準的測量。在我們生活中,小到生活零用品稱重,大到港口等大型貨物稱重測力,稱重傳感器已被廣泛應用于各類電子衡器。 “衡”取“衡量”之意,是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桿平衡原理測定物體質量的儀器,是國民經濟各部門使用最普遍、數量最多的一種計量裝置。衡器按結構原理可分為機械秤、電子秤、機電結合秤三大類。 資料表明,我國早在公元前16世紀(商朝、西周)時,就已有稱量物料質量的簡單衡器,公元前5世紀的春秋時期,《墨經.經下》中對木桿秤有了文字記載。時至今日,在我國,它仍然是一種民間最普及的衡器。而在工業發達的國家,木桿秤已是一種難于尋覓的歷史文物了。 機械式衡器,在我國始于19世紀末(清末),當時商業、工礦企業過去普遍使用的案秤、磅秤和各種機械式汽車衡、軌道衡即屬于此類。至今,我國的機械式衡器制造業已有一百多年的生產歷史,已具有相當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目前,我國使用中的各種商業衡器和工業的地中衡,幾大部分仍然是機械衡器。 60年代,研究成功了一種機電結合的自動秤——光柵秤,它由杠桿系統、光柵裝置和電子線路三部分組成。杠桿系統在載荷作用下產生位移,光柵裝置將這一位移轉換成數字信號送入電子...
發布時間:
2021
-
11
-
29
瀏覽次數:583
據悉,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北京冬季奧運會,計劃于2022年2月4日(星期五)開幕,設7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為冬奧會保駕護航,儀器儀表功不可沒。 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為冬季奧運會、冬奧會。主要由全世界地區舉行,是世界規模較大的冬季綜合性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屆,1994年起與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間舉行。參與國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歐洲、非洲、美洲、亞洲、大洋洲。由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按實際舉行次數計算屆數。 1986年,國際奧委會全會決定把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從1994年起分開,每兩年間隔舉行,1992年冬季奧運會是最后一屆與夏季奧運會同年舉行的冬奧會。自1924年開始第1屆,截至2018年共舉辦了23屆,每四年一屆。 據悉,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北京冬季奧運會,計劃于2022年2月4日(星期五)開幕,設7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10月17號,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主題口號正式對外發布——“一起向未來(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 作為大型體育賽事,其各個方面,都不容忽視,為冬奧會保駕護航,儀器儀表來助力。 首先,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臨近,官廳水庫作為北京冬奧會水源地之一,水質安全保障成為重要的工作之一,水質監測設備少不了。 為精準監測水質,科研人員研制出了針對水中痕量污染物檢測的先進材料...
發布時間:
2021
-
11
-
29
瀏覽次數:457
交通聯系這一個國家內部的貿易流通與經濟發展,同時也承擔著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因此,交通被認為是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脈絡。鐵路交通作為交通中重要的一環,憑借著惠而長遠、四通八達的特點,被視為是國家的經濟大動脈,刺激并促進著國家的發展,因此也受到了各界廣泛的關注。 我國交通以鐵路為主干、以公路為基礎,兼顧水運和民航發展,是當之無愧的交通大國。其中,我國的鐵路路網密度更是達到了152.3公里/萬平方公里。提到鐵路就不得不提我國在高鐵上的成就。中國高鐵發展快速并且成果喜人,被譽為是中國奇跡。而截至2021,我國高速鐵路對百萬以上人口城市的覆蓋率已經超過了95%,“四縱四橫”高鐵網已經全面成型,并且正在向著“八縱八橫”的計劃加速建設。同時我國的高鐵已經成功實現了最北鐵路的通行,并且這項成果讓世界都為之驚嘆。 而在最北鐵路維護上,更是有大量的技術被投入進去。過去,最北鐵路的通行難題其實很大一部分來自于低溫和冰雪環境。每年入冬,黑龍江都會出現強降雪天氣,這種天氣會造成鐵路結冰或者動車組積雪,從而影響高鐵運行。而在傳統的處理手段中,遇到這種情況只能借助人工手段去除,費時費力,效果也不理想。但是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針對這種極端天氣后的高鐵維護,已經有了一系列更加合適且高效安全的處理方法,這也一定程度上為最北鐵路的順暢運行提供了足夠的技術支持。 那么目前有哪些技術被運用在上面呢?為人津津樂道的...
發布時間:
2021
-
11
-
26
瀏覽次數:51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適的工具對于工作的推進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對于許多涉及科學研究的工作來說,科研儀器無疑是必要且重要的工具。甚至就科學儀器本身來說,它的產品發展史就是一段段科研工作推進下的見證者。與此同時,正因為發展歷史長遠,對于一些老牌的儀器供應商來說,它們在市場上的優勢就會比許多新興企業大很多。 縱觀如今的儀器市場,大多數歷史悠久的企業都是國際公司,它們手握著眾多產品上的核心技術,并且為許多中小型的儀器企業提供零部件服務,幾乎出現了一種微妙的壟斷局勢。而我國盡管近年來從事儀器設備研發銷售的企業層出不窮,但是由于起步晚,與那些老牌的儀器企業相比就像嗷嗷待哺的嬰兒,及缺乏技術加持的同時,也很難收獲到合適的用戶群體,無法在市場站穩腳跟。并且這一點在國內市場體現的也非常明顯。 根據2018年的國家科技基礎條件資源調查工作來看,目前在中高端儀器領域,我國國產儀器的市場占有率不到13.4%,這意味著在涉及到科研及相關工作進展的科學儀器領域,有近九成的科學儀器是依賴進口的。其中,更糟糕的是,像核磁波譜儀、液質聯用儀、X射線衍射儀這種通用高端分析儀器,我國國產產品在國內的供貨量僅在1%左右(分別為0.99%、1.19%、1.32%,數據可能存在些許出入)。甚至,但從這些數據來看,國產儀器的發展空間似乎已經被局限在技術進口的中端產品線和主打低價的低端儀器上了。 不過這并不意...
發布時間:
2021
-
11
-
26
瀏覽次數: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