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了《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為“十三五”期間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描繪了清晰的藍圖其中明確,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10萬臺,六軸及以上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5萬臺以上。
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培育3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打造5個以上機器人配套產業集群。2020年,科技部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再次被畫上重點符號。
受益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作為機器人行業的分支產業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2015-2018年我國服務機器人銷售額逐年增長,2018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已達29.4億美元。根據中國電子學會的估計,2019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估計增長至22億美元。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多地區智能產品銷量大幅下降。2020年2月份,全球智能手機公司的出貨約為6180萬臺,較2019年2月份下降38%,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歷史上最大的跌幅。與此同時,智能音箱的出貨量估計同比下降25.8%,此外,部分大型企業停工停產也使得人們收入來源暫時下降,非生活必需品支出占比大幅減少。
但與智能行業萎靡態勢相反,2020年第一季度服務機器人領域表現亮眼。根據相關數據,2020年以來截至4月2日,服務機器人行業共發生投資事件15起,與2019年同時段表現基本持平,未出現大幅下降;投資金額均在數千萬元人民幣以上,其中共有七起投資金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未透露投資金額的事項未計算在內),服務機器人行業接受投資金額較大。
勞動力成本上升提高服務機器人使用率
2015-2019年,我國總人口數不斷增長,但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卻呈現下滑態勢,2019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減少至8.96萬億人。持續下跌的勞動人口總數,使得我國勞動成本開始攀升。為降低勞動成本,增加服務機器人在多領域中的應用以替代人工正成為當前我國較新的發展趨勢。
我國第三產業為服務密集型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有助于增大我國勞動力需求從而擴大服務機器人的市場規模。2015-2019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在GDP中占比均維持在50%以上且逐年增長,2019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在GDP中占比高達53.9%。
說明目前我國第三產業規模較大且發展具有一定持續性,服務密集型產業的穩步發展將很大程度刺激我國服務機器人行業的技術革新以及應用深入。
在線留言
聯系我們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