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我國提出了雙碳(即碳達峰與碳中和的簡稱)目標: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近期,《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
到202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
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并實現穩中有降;
到2060年,碳中和目標順利實現等一系列宏偉目標。
落實“雙碳”戰略,走綠色低碳之路,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基調。在“雙碳”目標下,如何有效調動企業力量推動降碳減排工作,也成為當前制藥裝備行業企業關注的話題。
近年來,我國制藥行業快速發展,伴隨著的是水、電、氣、燃料、原材料等資源消耗巨大,以及制藥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等問題,國家層面早有提倡低碳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理念,并開征了《環保稅》,在此背景下,制藥廠逐漸意識到制藥裝備降碳減排的重要性,對于設備的要求提升,倒逼制藥裝備產業更新環保技術,升級工藝。
應用降碳減排技術的制藥設備,可以大大降低藥企在藥品生產中原材料和電能方面的成本,以及環保治理方面的成本,同時避免造成環境污染問題,并有助于提升藥企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我們從藥企的角度出發,推出了系列雙效、三效節能濃縮器,與單效節能濃縮器相比,耗能量分別下降50%、70%,企業不到一年就可以從節能費中收回本濃縮器的全部投資。”有制藥裝備企業如是表示。
也有制藥裝備企業推出了節能降耗的新型組合式多效蒸餾水機,該設備可以連續運轉240天,在節水、節約工業蒸汽、降低企業排污壓力上綜合節能65%。另外,該機所采用的技術每年能節約2100萬噸標準煤、3.4億噸飲用水,可以助力藥企大大減輕環保壓力。
從一些應用了降碳減排技術的制藥設備的藥廠反饋來看,這些升級后的設備無疑給藥企帶來了巨大的價值,幫助藥企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目標。
不過,有行業人士指出,當前制藥裝備降碳減排也存在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實際執行方面。例如,當前很多藥廠所采用的降碳減排措施都是在藥品生產完成后才開始執行,主要針對藥品生產后的廢棄物和污染物進行處理,進而控制污染,而不是將降碳減排措施貫穿到藥品生產各環節中。如此一來,藥廠雖然在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上達標,但并未從根本上實現設備綜合降碳減排舉措。因此,業內認為制藥裝備的降碳減排工作仍有較大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