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長江保護法》啟動實施。條文第四十六條:長江流域省級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區域的總磷污染控制方案,并組織實施。對磷礦、磷肥生產集中的長江干支流,有關省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更加嚴格的總磷排放管控要求,有效控制總磷排放總量。
?
磷污染問題為長江帶去的困擾持續存在。有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間,長江流域總磷超標斷面比例超過半數,總磷也被認定為了長江流域的首要污染物,長江流域大約集中了全國超6成“三磷”企業。這些超標磷,都是因何而來的?
有部門分析表示,長江流域總磷超標的原因很多,歸集來看主要有四點:①磷礦與磷化工污染源高負荷排放,②長江流域污水處理相關設施基礎薄弱,③畜禽養殖廢物資源化利用不足,④總磷污染控制重視不足。
?
隨即,生態環境部編制并印發了《長江“三磷”專項排查整治技術指南》,以供各相關省(市)在長江“三磷”(磷礦、磷肥、含磷農藥制造等磷化工企業、磷石膏庫)專項工作時參考使用。文件提出針對磷礦、磷肥、含磷農藥、黃磷和磷石膏庫5類重點,以符合行業政策為基準,依法關停取締一批、整治規范一批、改造提升一批,以降低長江流域較為嚴重的磷污染問題。
2022年8月23日,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道,在以水專項研究成果為基礎開展的以磷為核心的流域治理研究中,系統診斷了長江流域總磷污染問題及成因,進一步明確,總磷為流域斷面首要超標因子的比例達57.3%;繪制了長江磷污染流域分布一張圖;形成了長江磷污染分區管控策略和方案,并研發集成了長江磷污染治理系列技術等等。如,在貴陽洋水河流域開展的減磷幫扶工作后,目前該流域總磷濃度已降低并穩定在0.2mg/L以下;嘉興南湖的總磷濃度由0.16mg/L降至0.1mg/L以下,2020年底開始提升至三類,并穩定至今。
階段性成果已經產生,以總磷為主要污染控制對象的工作將在更大范圍內鋪設開去。生態環境部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部門將于近日制發《長江流域總磷污染控制方案編制指南》,指導長江流域各省份制定實施本行政區域總磷污染控制方案,科學有序推進總磷污染控制工作,持續提升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
無“磷”(磷超標)之境,盼之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