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常態化核酸檢測后,15分鐘采樣圈、核酸采樣小屋正在加速建成。不得不看到,大量產生的醫療垃圾向“日產日清”目標提出挑戰。
?
我國醫療垃圾產生與處置現狀如何?
?
近日,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就全國醫療廢物產生情況、處置能力及實際處置情況做出回應。負責人介紹到,醫療廢物包括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病理性廢物、化學性廢物、藥物性廢物五類。
2021年,我國共產生醫療廢物140萬噸,同比增長超10%。為應對醫療垃圾越來越大的增量,全國醫廢處置能力正在加速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540個醫廢集中處置單位,集中處置能力達215萬噸/年,處置能力較2年前提高39%。
?
醫療垃圾處理處置通道怎樣?
?
據了解,目前醫療垃圾的主要處理方式有熱解焚燒、高溫蒸汽、微波消毒、回轉窯焚燒等。而走到最終處理以前,還需要經過分類、收集、貯存、轉移、利用等多道工序。如何避免或降低醫廢對環境造成影響,是每一環節都需要特別關注的點。因此,醫療廢物管理全過程監管非常重要,以及時應對突發環境事件,防治環境污染。
?
去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該方案要求到2022年年底,基本補齊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設施方面短板,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99%以上。
?
看似令人望塵莫及的99%,在拼“奇跡”嗎?
?
遼寧沈陽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到,目前沈陽市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及醫療廢水達標排放率均達100%;山西太原市生態環境局方面也表示,截至2022年4月22日,市區所有醫療機構及設施環境監管及服務100%全覆蓋,醫療廢物及時有效收集轉運和處理處置100%全落實。廣西、上海、重慶等地區也紛紛定下2022年底達成99%的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目標。
看來,完成99%的目標設定是“基本操作”,各地都在搶爭第一。下一次,各地將在更大范圍完成醫療廢物無害化安全處置率100%的目標已然成為不爭的事實。
?
當前,智慧醫療管理系統不斷升級,醫療垃圾處理設備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包括醫療垃圾處理處置制度不斷優化與完善,助推“無廢城市”建設向縱深發展的同時,為環境發展注入綠色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