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住建部《城市建設統計年鑒》數據:2011-2019年中國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長,2019年中國城市污水排放量已達555億噸,增大了污水處理的壓力,更因“雙碳”目標的進一步逼近,面向污水處理行業的低碳改造無法停滯。
?
該形勢下,業內人士直言,市政污水處理行業的能耗大,2020年一年,全行業耗電量就已經超過180億度。其不僅是環保行業能耗最大的一個領域,在社會總耗能中也有“一定地位”。因此,為迭代升級,助推“雙碳”目標達成,市政污水處理行業的低碳發展路線敲定。
此后,業內開始蹚水找方案,探索發現新成效。
?
近來,啤酒廠為污水處理廠補充碳源的話題成為熱議,污水廠與啤酒廠的合作由環境部門促成、指導,據了解,該模式下,雙方各取所需,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雖然啤酒廠+污水處理廠協作處理的模式正在試點運行中,仍有一些堵點未打通,但也足可以看到,不斷試錯的環節最終都將成為市政污水處理低碳化成功之路上的寶貴經驗。
?
此外,我國污水處理領域首個低碳團體標準——《污水處理廠低碳運行評價技術規范》已于日前發布,并將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污水處理領域的首個低碳團體標準就瞄準了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領域的低碳化提升能力可見一斑。市政污水作為污水處理的大頭,更要以低碳化作為主要發展手段。該標準就從污水處理過程中碳排放強度核算辦法、低碳運行評價內容等方面入手,為污水處理廠的低碳行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依據,同時也為市政污水處理送去了一大“參考方案”。
?
中國水網還曾給出市政污水處理行業的低碳轉型發展的建議。如,加強我國市政污水處理行業的熱能利用、提升我國市政污水處理行業運營節能效果、推廣我國市政污水處理行業太陽能面板鋪設發電等。
當然,以上建議同樣需要通過時間的檢驗,階段性地完成。基于目前,制定出市政污水處理行業的低碳化具體目標任務及運行機制等仍是關鍵。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院常紀文表示,近年來,一些市政污水處理長在經濟可行的條件下先行先試,探索污水能源利用、污泥熱能利用、企業運營節能和光伏發電,取得了初步成效。愿意相信,無需多時,市政污水處理低碳化路徑必將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