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養殖中,畜禽糞污的處理一直是個難題。對此,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有了解題新思路,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無廢”答卷。
?
為做好區內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深入推進畜牧業綠色發展,余杭區在2016年制訂出臺了畜禽排泄物(沼液、沼渣)異地利用扶持政策,2019年對該扶持政策進行了修訂完善。該政策根據作物用肥需求就近統籌調配沼液資源化利用,實現農牧結合“畜禽-沼液-作物”區域大循環生態消納模式。同時,為規范管理畜禽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還開發了余杭區畜禽生態監管應用系統,利用數字化手段實現資源化利用的全過程、全時段監管。
深挖沼液利用基地 提升沼液肥消納能力
?
為鼓勵種植業基地施用沼液肥,積極實施田間沼液暫存設施建設,余杭區對50畝以上種植業基地(園區)按需建造防滲防漏封閉式儲液池(罐)和管網,給予財政補助;同時,年合理施用沼液肥2000噸(含)以上的種植業基地也給予獎勵。目前,全區已有154家茶葉、水稻、蔬菜、果樹、苗木等種植業基地(園區)利用沼液肥,解決了沼液肥消納去向難的問題;同時為杜絕沼液在部分農作物存在過量施肥現象,減少沼液肥漫灌,明確責任主體,建成田間沼液暫存池(罐)20000余立方米,進一步減小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實現按需施肥、精準施肥。
?
發展壯大服務組織 提升沼液肥配送能力
?
為培育糞肥收集異地配送處理服務組織,打通糞污還田“最后一公里”,余杭區以用促治,給予購置沼液配送車輛及其配套設施補助,并對畜禽養殖企業產生的沼液開展異地配送處理服務的給予運輸環節補助。
?
養殖場和種植業基地可通過液位預警信息,提前規劃沼液使用計劃,配送服務組織對接二者儲存和需求情況,合理統籌,實現定點定時按需使用。糞污配送服務組織通過手機小程序線上申報配送,平臺采集并保存配送軌跡,種植業基地通過手機小程序線上確認簽收,實現沼液“養殖場-服務組織-種質基地”農牧對接綠色循環。監管部門可通過實時監測和選時回放沼液配送軌跡,實現全時段全區域監管,嚴防環境污染風險,同時沼液產生、配送、利用等數據可為資金補助、政策調整等作參考。
?
余杭區畜禽沼液資源化模式,特別是數字化的運用,已收集主體數據近180余條,覆蓋全區水稻、蔬菜、果樹、苗木等種植業基地5.3萬畝和所有規模畜禽場,極大提高了農牧對接效率,也便于鎮街和區級部門監管,形成多贏局面。通過引入第三方配送服務組織,解決了養殖端畜禽糞污無去處、種植端肥水需求無來源的問題,促進優勢互補和種養結合,減少種植業基地化肥施用,實現農作物綠色增效,降低養殖端糞污處理成本和環境污染風險。
加強部門協作配合 提升監管與執行效能
?
為更好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環境防治工作,余杭區農業農村局與杭州市生態環境余杭分局協同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發展,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做好溝通協調實行政策信息共享,相互提供本領域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政策規章、審批文件等執法辦案依據,以及涉及農藥、肥料、農用地膜、農田灌溉水、農作物秸稈、農用地、畜禽養殖、農用機械等相關領域信息。依托環境監測站開展區內各鎮街平臺主要河流和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監測,夯實斷面數據預警機制,確保農業水環境安全。
?
下一步,余杭區將繼續鞏固深化“無廢城市”建設,把加強畜禽污染治理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創新舉措、完善管理,持續提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努力實現農業綠色循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