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水務行業正走向生產智能化、工藝裝備化、設備集成化、監測數據化和管理信息化的智慧化發展道路。水表作為用水數據傳遞及結算交易的計量器具也逐步揭開了智能化升級的帷幕。
水表智能化升級助力智慧水務發展
水表作為日常計量器具,它的身影在人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在用水計量、貿易結算、供水控制等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傳統的機械水表數據面臨著抄收、人工成本高、數據準確性低、入戶難等問題。安裝智能水表后,抄表員能夠利用遠程抄表技術、智能終端閥控技術,實現自動抄表、實時監測、欠費報警等功能,實現了水表數據統計的智能化升級。
當下,我國水表行業已從傳統機械水表為主逐步過渡到傳統機械水表與智能水表并存的發展階段。
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智慧水務建設。智慧水務是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水務技術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掘數據價值和邏輯關系,實現水務業務系統的控制智能化、數據資源化、管理精確化、決策智慧化,保障水務設施安全運行,使水務業務運營更高效、管理更科學和服務更優質。要想發展智慧水務,水表智能化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
![智慧水務加持,智能水表規模有望突破200億元 智慧水務加持,智能水表規模有望突破200億元](https://0.rc.xiniu.com/g4/M00/3D/85/CgAG0mIeykOAJRdpAAJWb2cAK5U512.png)
政府政策鼓勵支持,智能水表得到推廣
2019-2021年,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門陸續印發了支持、規范智能水表行業的發展政策,內容涉及智能水表發展目標、智能水表的應用推廣、在新型城鎮化方面的助力等。
2021年3月13日,國家發布《“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其中提出建設節水型社會從頂層設計支持鼓勵節水產品和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鼓勵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的融入,對智能水表行業的推廣應用和技術研發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我國新型城鎮化、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節水型城市的建設,以及各類用戶用水與節水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網絡化工作進程的加快,居民與農業用水階梯水價政策的實施,直飲水供水系統的建設使得智能水表得到了進一步推廣。
智能水表的市場潛力如何
業內機構預測,預計到2026年智能水表的規模將接近200億元。市場的空缺吸引了大量企業,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與智能水表相關招投標信息數以千計,其中招標金額大于100萬的有50個以上。
一戶一表、三供一業、定期強檢輪換、階梯水價收費和節水相關的政策有助于促進智能水表市場的發展;與節能相關的政策有利于促進熱量表市場的發展;與智慧城市及智慧水務建設相關的政策要求提高計量儀表的智能化水平,從而推動智能水表對傳統機械水表的替換,帶來智能水表滲透率的進一步提升。
國家頻頻出臺針對智慧水務建設、農村飲用水建設、管網漏損建設等方面的政策,成為智慧水務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而智能水表的市場潛力與智慧水務的發展關系密切,隨著我國十四五時期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城市供水在為智慧水務營造了發展環境的同時也滋生了智能水表生存的土壤。智能水表市場潛力巨大。
![智慧水務加持,智能水表規模有望突破200億元 智慧水務加持,智能水表規模有望突破200億元](https://0.rc.xiniu.com/g4/M00/3D/85/CgAG0mIeymqAMn5LAAPmCUgOCEk253.png)
智能水表的未來發展
目前,我國智能水表已經邁入2.0時代,智能水表1.0實現了數據的傳輸功能,主要包括帶電子裝備的水表和電子水表兩大類,在精確度和傳感技術上有所迭代。隨著5G時代的來臨,我國智能水表也即將邁入3.0時代。
隨著智慧城市建設、階梯水價、階梯氣價、物聯網應用的推行,物聯網智能水表替代傳統的水表是必然趨勢,未來國內智能水表的滲透率也將大幅提高。目前,我國智能水表滲透率仍然偏低,處于20%到30%之間。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隨著整體社會智能化率的提升,預計電表、燃氣表、水表等儀器儀表的智能化滲透率將趨于一致,假如水表智能化滲透率達到80%,那么智能水表年需求量將超過6400萬臺。由此可見,智能水表未來有巨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