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疫情以來,聽得最多的就是“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這些預防疾病的建議了。手是人體的“外交官”,人們一切的“外事活動”都要用手來完成。因此,手就很容易粘上許多病原體微生物。
它們往往會在手部與身體其他部位的接觸的時候乘虛而入,繼而引發人體的一系列疾病,如感冒、咳嗽、腸道傳染病、肺炎等,威脅人們的健康。
經歷了2年的抗擊新冠,洗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疫情的反復,也讓免接觸的自動感應洗手液機再次帶熱了市場。
自動感應洗手液機是利用人體感應自動給洗手液的一種裝置。它帶有透鏡和熱釋電傳感器,經電子線路的放大、比較,輸出一個開關信號,驅動一個直流電機帶動減速機構轉動,再通過連桿推動活塞,擠出洗手液。
我們都知道,紅外線是一種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光,紅外線最顯著的的特性是它具有熱效應,也就是說所有高于絕對零度的物質都可以產生紅外線。利用紅外線技術可以控制很多產品,特別在自動控制方面,比如自動節能燈等。它利用人體發出的紅外線,當人體進入感應范圍時,紅外傳感器探測到人體紅外光譜的變化,自動接通輸出電路,打開相應負載,一旦人離開后,輸出自動關閉,實現節能效果。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它是一種能檢測人或動物發射的紅外線而輸出電信號的傳感器,利用它可以作為控制電路的輸入端。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在結構上引入場效應管,其目的在于完成阻抗變換。由于熱釋電元輸出的是電荷信號,并不能直接使用,因而需要用電阻將其轉換為電壓形式。故引入的N溝道結型場效應管應接成共漏形式來完成阻抗變換。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由傳感探測元、干涉濾光片和場效應管匹配器三部分組成。設計時應將高熱電材料制成一定厚度的薄片,并在它的兩面鍍上金屬電極,然后加電對其進行極化,這樣便制成了熱釋電探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