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對于天寒地凍的北方城市來說,確保正常供暖尤為重要。日前,受寒潮、降雪影響,2021年供暖季正式拉開帷幕,北方煤炭、電力需求旺盛,供暖形勢緊張。幸好有儀器儀表“黑科技”的助力,大大緩解了這一緊張局面。
寒潮來襲各部門積極部署安全防范工作
近期,寒潮攜風帶雪來勢洶洶,全國多地拉響黃色預警,各級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各司其職,認真做好寒潮降溫安全防范工作,嚴防各類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氣象部:加強短臨預警預報,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提醒廣大企業、社會公眾做好安全防范,合理安排生產、出行。
交通運輸部:加強水上交通動態監管,嚴禁惡劣天氣各類船舶違規作業;做好“兩客一危一貨”、校車、公交車等重點交通工具以及車站、機場、橋梁等重點設施的隱患排查治理,嚴厲查處“三超一疲勞”、非法載客、客貨混裝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防止因寒潮大風影響出現交通事故。
住建部:建筑施工領域,要重點抓好防風、防高處墜落等措施落實,大風藍色預警期間立即停用塔吊、升降機等機械設備,嚴禁從事各種室外、露天施工作業;提前籌備部署城市老舊小區燃氣管線的隱患排查治理。
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部門:要加強各類管網、線路、設施的檢查,及時排除隱患,一旦出現故障,迅速組織搶修,確保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儀器儀表“黑科技”集結保障順利供暖
面對突如其來的寒潮天氣,北方御寒供暖壓力倍增,如何保障順利供暖成為相關部門面臨的一大難題。為保證百姓溫暖過冬,多項儀器儀表科技集結上陣、大顯身手,共同助力消除采暖隱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儀器儀表“黑科技”如何保障順利供暖吧!
無人機:供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管網巡檢查漏尤為重要。使用人工巡線耗費時間較長,直埋敷設管網漏點查詢難度較大。運用無人機進行供熱管網巡檢,極大提高了巡檢效率,“空中巡檢”更加精準定位漏點,降低了管網運行安全風險,數字化賦能智慧供熱再添新翼。
巡檢機器人:與傳統人工相比,電力巡檢機器人既擁有機動靈活、安全性高、成本較低、易于操作等特點,又能夠替代人工巡檢員完成各類信息采集工作,減少工作人員勞動強度,提高電力巡檢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確保電力隱患得到及時消除。如今,在熱力供暖行業中,巡檢機器人早已成為新的運維主力,支撐著我國北方冬季供暖的有效開展。
傳感器:冬季供暖,最受不了的就是室溫忽高忽低,冷熱不均。通過溫濕度傳感器,能夠遠程、實時、在線監控各居民區、各住戶的溫濕度情況,并根據室內溫度變化對供暖作出決策,便于及時調整溫度。
另外,安裝顆粒物傳感器和各類防爆式氣體傳感器,可實現燃燒過程中空氣質量的監測,當空氣中有害氣體和顆粒物濃度過高時,會發出預警通知管理人員采取相應措施,避免有害氣體濃度過高造成的中毒事故,還能減少環境污染。
寒冷的天氣不僅會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室外設備的正常運行,儀器儀表”黑科技”集結送溫暖,也要注意冬季的保養和維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