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情一般是指汛期水位的漲落情況,但如果情況嚴重,可能會發生河流倒灌、水庫遇險等災害,因此洪水預警一直受到相關機構的關注。
據新華網報道,近年來,我國許多地方都經歷了暴雨:入汛后,湖南發生了十幾輪暴雨,造成100多個縣市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5月份以來,江西經歷了幾輪持續暴雨,降雨量遠高于正常;最近廣東很多地方都下了暴雨,一些城區出現嚴重內澇……
自6月1日以來,全國許多地方進入了主汛期。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6日,洪水已造成500.8萬人受災,7人死亡,8.8萬人次得到安置和安置;4500多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66.1億元。
所以,做好防汛工作更重要,其中儀器儀表也有助于防汛。雨情就是命令。為了打好這場戰斗,洪水數據和實時圖像已經成為指揮調度和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因此,在水庫等重要防洪隱患點設置和分布實時防洪監測點。有了實時圖像,洪水和險情不再僅僅是干數據,更重要的是提高防洪調度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此外,防洪監測和預警信息對防洪減災具有重要意義。水文條件監測預警可以預測洪峰到達時間,提前轉移居民。對大壩狀況進行監測預警,可以發現大壩的薄弱點和可能潰壩的地方,以便及時加固或通知居民轉移。
因此,防洪監測預警為防洪指揮提供準確的數據,可以有效提高防洪救災決策的科學性和主動性,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氣象探測也會對區域降水和分布進行更細致的探測,方便洪水預警。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利用無人機結合微型傳感器對區域河流狀況進行監測和劃分,起到預警作用;在災害監測中,海洋衛星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連續跟蹤和監測洪水情況。許多科學技術,如遙感技術、光學微博技術等,都是為海洋衛星監測地面洪水情況而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