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日,15個國家共同簽署了《RCEP協議》。根據要求,只要六個東盟成員國和三個非東盟成員國批準,該協議就可以在這些批準國之間生效。RCEP協議簽署后,中國一直在推進自己的進步。
據商務部消息,中國已向東盟秘書長正式交存RCEP批準書,并正式完成RCEP審批程序。泰國也批準了該協定,今年,所有成員國將舉行密集會議,通報各自的批準進展。
什么是RCEP?
據了解,RCEP一般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其成員國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文萊、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該協議包括消除內部貿易壁壘、創造和改善自由投資環境、擴大服務貿易、知識產權保護、競爭政策等領域。
根據協議,15個國家將通過雙邊招標的方式,為貨物貿易自由化做出安排。協議生效后,該地區90%以上的貨物貿易最終將實現零關稅,稅收將立即降至零,并在10年內降至零,使RCEP自由貿易區有望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實現貨物貿易自由化的所有承諾。那么,中國簽署RCEP協議會有什么幫助呢?
簡單來說,簽署RCEP協議,從出口的角度來看,可以加強對企業更好“走出去”的引導,借助相關重大“走出去”項目,結合RCEP優惠政策,推動通信電源、工程設備、機械設備等產品開拓RCEP市場。從進口角度來看,可以擴大從RCEP國家進口先進技術、重要設備和關鍵零部件,支持能源資源產品進口,增加國內緊缺農產品進口,滿足消費升級需求。
因此,相關人員認為,政府各部門、各地應判斷和識別RCEP帶來的市場機遇,幫助和引導企業更好地乘坐RCEP快車。任何協議的簽訂,最終都會回歸經濟發展,人民得到實惠。那么,簽署RCEP協議對儀器儀表行業有什么意義呢?
眾所周知,儀器儀表可以改善、擴展或補充人體功能。人們利用感覺器官來看、聽、嘗和觸摸外界的東西。儀器儀表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工具,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證。人類發展史上的任何一次大躍進都是由工具的偉大創新和根本變革推動的,而科學儀器儀表作為“工具”的發展和創新往往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因素。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儀器儀表產品進一步融合了微處理器和PC的技能,儀器儀表的數字化和智能化也在不斷提高。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已經形成了產品門類相對齊全、有一定生產規模和發展能力的產業體系,發展極其迅速。有些產品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也大量出口到海外市場。對于中國的儀器儀表行業來說,乘坐RCEP快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隨著RCEP協議的簽署,儀器儀表有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據報道,RCEP要求15個成員國承諾降低關稅、開放市場和減少標準壁壘。在各國的關稅承諾表中,涉及的儀器儀表包括波裝置、頻譜分析儀等用于電量計量或檢驗的儀器設備;硬度、強度、壓縮性、彈性或其他機械性能的測試機器和儀器;理化分析儀器設備(如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光譜儀)等。
科學儀器是一項多學科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的突破,還需要材料、設備、元器件、制造技術、設計與仿真軟件等產業基礎的支撐。沒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就像在沙灘上蓋高樓。中國的科學儀器產業基礎薄弱,產業鏈尚未形成,需要更多的投資和長期的培育。
對于儀器儀表行業來說,RCEP生效后,意味著國家之間的進出口交流將會增加,便于中國將自己的儀器儀表推向世界舞臺,便于引進國外儀器儀表,促進自己技術的進步。儀器儀表企業可以積極創新發展,增加產品研發、管理咨詢、專業設計等高附加值、大利潤率的產業布局。
RCEP是一個現代化的、全面的、高質量的、互惠互利的大型區域自由貿易協定。未來,儀器儀表企業有望在更大程度上享受優惠政策,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將以更實惠的價格享受進口儀器儀表。以RCEP快遞為例,儀器儀表行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