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中國人稱之為“母親河”。每年攜帶16億噸泥沙,其中12億噸流入大海,其余4億噸滯留黃河下游多年,形成沖積平原,利于種植。它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經濟區,是戰勝貧困的重要地區,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據悉,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流,黃河流域也是我國工農業相對發達的地區,耕地占15%,大中城市60多個,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基地。據統計,黃河流域水資源利用率達到80%。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經濟區,是戰勝貧困的重要地區,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強對黃河的保護,促進黃河流域的優質發展,積極支持流域各省打贏反貧困的硬仗,解決流域人民特別是少數民族關心的防洪安全、飲水安全、生態安全等問題,對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民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相關政策要跟上。
?
加快黃河保護立法
2019年9月是黃河治理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天。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優質發展研討會召開。從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優質發展上升為國家重大戰略,黃河治理新藍圖鋪開;上游以三江源、祁連山、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為重點,推進實施一批重大生態保護恢復建設工程,提高水源涵養能力;特別重視中游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做好下游保護,促進河流生態系統健康,提高生物多樣性。
2021年12月1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在西安召開黃河保護立法座談會。會議透露,將進一步鞏固立法共識,加快立法進程,制定好保護黃河、促進發展、造福人民的法律。
據報道,黃河保護立法將側重于生態保護和恢復、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流域水資源節約和集約利用、污染系統控制、水沙調控、流域生態環境風險控制等。從過度干預和過度利用到自然恢復和修復,黃河流域的生態脆弱性發生了變化,對上、中、下游采取了不同的保護措施。建立了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利用體系、最嚴格的環境監管體系和最嚴格的水污染防治體系,相關儀器設備也迎來了新的藍海。
加快立法儀器設備迎藍海
隨著水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立法的加快,水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的監測變得非常重要。水環境監測和水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的建設離不開水質分析儀器的應用。隨著我國對水環境的重視,水質監測儀器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我國水質監測市場呈現出高速發展的趨勢。它使用水質檢測器、氣相色譜儀、流動注射儀、電導率儀、酸度計和溶解氧分析儀來監測水污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水質在線自動監測等技術不斷完善。水質監測已經從間歇監測發展到令人興奮的連續監測。衛星遙感和智能傳感技術也可用于開發水系統全過程監控機器人,重點開發水監控無人機、樣品采集機器人、多功能水質監控機器人、水設施檢測機器人等智能監控設備,實現檢查水污染來源、快速識別水質問題、預警預報水質的功能。
隨著建立環境監管體系立法的加快,環境監測手段是確保環境監管到位不可或缺的。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目前的環境監測儀器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借助色譜儀、質譜儀、GC-MS,或者更有針對性的空氣污染物分析儀、水質檢測儀等儀器,可以對該地區的空氣、水、土壤的污染情況進行準確詳細的分析。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創新,各種環境監測儀器可以借助網絡實現數據交換,從而實現更全面的監測方案。
?
結語:隨著中國的第二長河——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問題2019年被提上日程,2021年會議的召開,將提速黃河保護立法,其相關儀器設備也將迎來新的發展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