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布了“十四五”計劃綱要,把“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同時,在“制造業強國戰略深入實施”中,首次提出“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說,近年來,中國制造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大而不強、不優秀”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基礎能力依然薄弱,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鏈子”的風險明顯增加。制造業占GDP的比重下降的太早太快,不僅拖累了目前的經濟增長,影響城鎮就業,還將帶來產業安全隱患,削弱我國經濟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因此,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實施新的發展理念,構建新的發展模式時,加快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更加緊迫。
儀器制造業作為我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經過近幾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儀器儀表制造業產品種類豐富,工業體系的生產和發展能力日益強大,生產和銷售增長率也在向前躍進。
在我國儀器儀表的各個細分行業中,國外大型企業在高端產品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但在電氣儀器儀表、工業測量和科學測試儀器儀表領域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誕生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我國儀器制造業雖然發展迅速,但與國外仍有較大差距,主要體現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化進展緩慢;關鍵核心技術匱乏,低水平重復突出;產品穩定性和可靠性長期不能根本解決;大量進口對工業發展有很大的不利影響。
在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制造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當下,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如何由大變強,走上高質量發展?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產業室主任史煒認為,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應由過度依賴國外設備和技術引進,逐步轉變為創新主導的發展模式。
業內人士建議,儀器儀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應統籌政策和資金資源,在企業轉型中,支持高端儀器儀表、傳感器、工業軟件和工控系統等的關鍵工藝、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從而提升國產儀器儀表核心競爭力。
“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之后,接下來我國將會密集出臺一系列加強制造業的相關政策,以推動供應鏈“小齒輪”民營企業以及外資等向制造業的發展。屆時,我國儀器儀表制造企業發展將得到充分政策支持,向高質量發展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