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環境保護從了解開始
隨著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縱深推進,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亂扔垃圾、不亂排污水、形成垃圾分類的習慣、踐行低碳生活的理念等深入人心,但相對而言,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認知還是有限的。
業內人士直言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保護,如果涉及的個人或企業其中一個知道,也可以提前防止業務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和污水對當地海域的破壞。以及“如果造成海洋生態環境損害的后果,還有可能引發環境公益訴訟”。
一般來說,酒店污水成分復雜,不僅包括餐飲廢水,還包括洗浴污水、空調冷卻水等。PH值低,SS高,有機質含量高,需要針對性處理。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海洋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生態環境部透露,正在加快編制重點流域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計劃。為此,已經經過多次調研和調度,積極組織督導幫扶工作組,指導幫助各地,邀請專家審查,并特別開設了“我為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建言獻策”的專題,以征求公眾意見。
藍色經濟的發展已經開始,高質量、可持續主基調從來沒有被忽視過。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已從各個方面與陸上污染控制呈現出牽扯不斷的聯系。
![“十四五”規劃將至 你知道海洋環境保護嗎? “十四五”規劃將至 你知道海洋環境保護嗎?](https://0.rc.xiniu.com/g3/M00/AF/5B/CgAH6GA8PaKAZYVRAAP5ZW4QUbc336.jpg)
岸上治理是關鍵
專家常說,水污染控制的根本在岸上,海洋環境保護是從人為因素的角度更全面地考慮和規劃的。比如直接排入江河湖海的污水就是其中的典型,尤其是人類生活生產帶來的污水,是監管的重中之重。
我國不斷提高城市污水處理能力,以農村污水處理為重要切入點,大力整治農村生活環境,在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渤海流域開展排污口調查,開展各種專項檢查,也做出了巨大貢獻,甚至對幫助控制海洋污染產生了決定性影響。
過去,為了拯救洱海,云南大理關閉了數千家客棧。后期查處長江流域“三無”涉漁船舶3萬艘,清理整治長江沿岸違規違法項目2400余項。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數累計超過1.8萬個,長江入河排污口超過6萬個,排污行為無所遁逃。
“海洋藍”需要共同努力
生活在一個被70%以上的水覆蓋的星球上,海洋生態環境對整個生存環境的影響是可見的。全球變暖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是警鐘,海洋微塑料“地圖炮”式的入侵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棘手問題。
從“限塑令”到“禁塑令”,我國層層加碼攔截岸上塑料垃圾進入自然環境,包括海洋環境的通道;從陸地衛生到海洋衛生,我國逐漸開始探索海域垃圾清理的延伸方案;從河長制到灣長制,更有效的水環境治理責任框架已經落到更廣泛的沿海水域......
而當然,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更需要的是“眾志成城”和“久久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