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受特殊事件的影響,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上升,企業壓力也隨之增長。其實,無論是食品加工業,還是農業,都在深入貫徹“機器換人”的新理念,使勞動人員逐漸從傳統生產方式中解放出來,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化、集約化的機械化、自動化、現代化生產,不但提高生產效率,減輕勞動強度,減少用工成本,而且還大大促進產品質量穩定,有力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
關鍵崗位“機器換人”提效保質、減成本
據悉,某休閑烘焙食品生產企業搭乘“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快車,加快關鍵崗位“機器換人”的步伐。目前,餅干的調配、和面、成型、烘烤、出爐、冷卻、包裝等數十道工序實現自動化操作。另外,該企業創新包裝工藝,實現餅干連續分段自動計量給料和餅干90°自動翻轉,大大提高了生產線自動化水平,保障餅干生產過程中的食品安全。
不僅如此,伴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的深入發展和應用,該企業也在持續實施智能機器人、智能機械手的科技引進,推進“智能工廠”的網絡建設,實現關鍵崗位“機器換人”,大大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用工成本,并且促進餅干等食品質量安全水平提升。
“機器換人”給農業插上科技翅膀
近年來,隨著現代農業進程步伐的加快,農業生產搭乘傳統農業機械化、數字化轉型的“快車”,加快“機器換人”,實現增產、提效、增收,為農戶減少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據了解,該項一合作社引進8臺水稻烘干生產線,主要提升機、烘干機、熱風爐三個部分組成,既提高了效率,一次作業可產出8萬公斤糧食,加快進倉的速度,又提高烘干質量,保證糧食貯藏安全。
“機器換人”實現提效、增產、增收
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國內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減少,勞動力供給拐點已經出現,中國正在失去人口紅利。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催生了機器換人需求,“機器換人”已經成為趨勢。不過,這不是單純地以機器代替人,而是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事一些更高級、高水平的工作。
另外,在《中國制造2025》提到,我國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智能制造成為工業制造轉型的重中之重。在智能、數字化轉型的大勢下,工業機器人發展可期。因此,相關企業要不斷在減速機、伺服電機、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上發力,減少國外產品的依賴,提高國產研發水平,更好地滿足市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