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液位計的工作原理是根據雷達的發射和接收來實現儀表測量工作,雷達發射出去,然后接收液面或物面反射回來的波,從發射開始計時,到接收到回波結束完成一次聲波探測過程。雷達在空氣中傳輸的時間是固定的,在經電子單元計算匯總信息就可以顯示出液位或物位的高度,實現了雷達測量工作。
當然,每個產品都會有其缺陷,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雷達液位計在測量時也有其不能測到的盲區所在。雷達液位計的盲區,根據量程的不同,盲區也不同,一般都在30cm-50cm之間。量程小,則盲區小,量程大,則盲區大。所以,一般在安裝雷達液位計的時候一定是要考慮盲區存在的情況,這也是安裝時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項之一。在一些特殊場合對盲區的要求很小,因為空間的限制,安裝條件的限制,考慮小盲區雷達液位計,其盲區一般只有4-6cm,量程為0.6m也相對較小。
雷達液位計液位進入盲區,通常會顯示二次回波對應的液位位置。例如:如果盲區是0.3m,液面至換能器(或探頭)表面的距離是0.2m,則液位計會顯示對應空間距離為0.4m的液位值。由于在測量液位時,液面反射良好,因此雷達液位計發出的聲脈沖,經液面反射后,回波到達換能器(或探頭)表面后又會被重新反射回液面,并被再次反射回換能器并接收,這時的回波即為二次回波。
如果反射條件良好,雷達液位計還可能收到多次回波(多次往返的回波)。